在当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广州地区的基坑支护工程中广泛采用拉森钢板桩作为临时支护结构。其施工便捷、可重复利用、环保高效等特点使其成为深基坑支护的首选方案之一。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材料供应不及时、机械设备调配不足或现场管理不到位等因素,常常出现施工进度滞后的问题。如何科学应对进度滞后,并采取有效赶工措施,是确保项目按期交付的关键。
当发现拉森钢板桩施工进度滞后时,首先应立即启动进度偏差分析机制。项目管理团队需组织技术、施工、材料、设备等相关负责人召开专题会议,梳理当前施工计划与实际完成情况的差异,明确滞后的具体环节(如打桩效率低、接头处理慢、土方开挖配合不及时等)。通过对比原定进度计划(如横道图或网络图),识别关键路径上的延误节点,评估对整体工期的影响程度,为后续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其次,应深入分析滞后原因并分类处理。常见原因包括:一是地质条件突变,如遇孤石、硬夹层导致沉桩困难;二是施工机械故障或数量不足,影响连续作业;三是材料进场延迟,特别是异型桩或特殊规格钢板桩未能按时供应;四是交叉作业协调不力,如土方开挖未及时跟进,造成打桩后无法继续下一道工序。针对不同原因,应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例如,对于地质问题,可提前进行补勘,并采用引孔辅助沉桩工艺;对于机械问题,应建立备用设备预案,必要时租赁高性能振动锤或静压设备;对于材料问题,应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设置安全库存,或启用替代方案。
在明确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的基础上,进入赶工阶段。赶工的核心原则是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压缩关键路径上的作业时间。具体技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优化施工组织设计。重新编排施工流程,实行“两班倒”或“三班连续作业”,延长每日有效施工时间。同时,合理划分施工区段,采用分段流水作业方式,提高机械和人力的利用率。例如,在较长的基坑周边,可将钢板桩施工划分为多个作业面同步推进,减少等待时间。
第二,提升打桩效率。选用高频液压振动锤或静压植桩机等先进设备,显著提高沉桩速度并降低噪音扰民风险。同时,加强操作人员培训,确保打桩垂直度和接头咬合质量,避免因返工造成时间浪费。对于复杂接头或转角部位,可提前预制异形桩,减少现场调整时间。
第三,强化资源保障。项目部应提前统筹调配人力、材料和机械设备,确保关键资源不断档。特别是钢板桩的周转使用,应建立动态调度系统,实时掌握各工地的使用状态,实现区域间高效调配。此外,与运输单位建立应急响应机制,确保材料在最短时间内到场。
第四,加强现场协调与监控。设立现场进度指挥小组,每日召开碰头会,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接口问题。利用信息化手段,如BIM模型结合进度管理软件,实时跟踪施工进展,动态调整计划。一旦发现新的潜在延误风险,立即预警并干预。
第五,注重外部环境协调。在广州城区施工,常面临交通管制、居民投诉、管线迁改等外部制约因素。项目团队应主动与政府主管部门、周边社区及管线单位沟通,争取支持,缩短审批和协调周期,为赶工创造良好外部条件。
最后,必须强调的是,赶工不能以牺牲安全和质量为代价。所有赶工措施均需经过技术论证和安全评估,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特别是在高密度城区进行钢板桩施工时,应加强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监测,防止因抢工引发沉降或位移事故。
综上所述,面对广州地区拉森钢板桩施工进度滞后问题,应建立“分析—对策—执行—监控”的闭环管理流程,结合科学的赶工技巧,统筹资源、优化组织、强化协同,方能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有效追赶工期,保障项目顺利推进。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