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季高温天气的持续,广州地区的建筑施工项目面临严峻的防暑降温挑战。特别是在拉森钢板桩施工这类户外高强度作业中,高温不仅影响施工效率,更对现场人员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为确保施工安全、保障工人权益,建立科学、系统的防暑降温流程已成为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
首先,应制定完善的高温预警机制。施工单位需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高温预警信息,尤其是当气温达到或超过35℃时,必须启动防暑应急预案。项目部应设立专人负责每日天气监测,并通过微信群、广播系统等方式及时向全体施工人员发布高温提示和应对措施,做到早预防、早准备。
在人员管理方面,合理安排作业时间是关键。建议实行“抓两头、歇中间”的工作制度,即避开中午11:00至15:00这一高温时段,将主要施工作业安排在清晨6:00—10:00和下午15:00—18:00进行。对于确需在高温时段作业的情况,必须采取轮班制,严格控制单人连续作业时间,每工作45分钟至少休息15分钟,避免长时间暴晒和体力透支。
施工现场应配备充足的防暑降温物资。每个作业区域均需设置移动式遮阳棚或临时休息点,配备空调扇、喷雾风扇等降温设备。同时,必须保证清凉饮品的供应,如绿豆汤、淡盐水、凉茶等,每日定时定点发放,确保每位工人随时可饮用。此外,还应配备藿香正气水、十滴水、风油精等常用防暑药品,并在显眼位置张贴使用说明,便于应急处理。
针对拉森钢板桩施工的特点,还需特别注意设备与材料的热防护。钢板桩本身吸热性强,在烈日下表面温度可达60℃以上,直接接触易造成烫伤。因此,所有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防烫手套、穿长袖工装,必要时对钢板桩表面进行喷水降温。吊装作业应在阴凉时段进行,并加强起重机械的检查维护,防止因高温导致液压系统故障或钢丝绳老化引发安全事故。
健康监测同样不可忽视。项目部应联合医疗机构定期开展高温健康体检,重点关注高血压、心脏病等职业禁忌症人员,严禁身体状况不佳者上岗。每日开工前实行体温和血压检测登记制度,发现中暑先兆(如头晕、恶心、乏力)立即停止作业并送医观察。同时,组织全员参加防暑急救培训,掌握中暑识别、心肺复苏、人工降温等基本技能,提升现场应急处置能力。
施工现场还应优化通风与遮阳条件。在钢板桩打设区域周边设置临时围挡或遮阳网,减少阳光直射;利用洒水车定时对地面及作业区喷淋降温,降低环境温度。对于封闭或半封闭空间内的焊接、切割等作业,必须加装排风设备,防止热量积聚。
信息化手段也可助力防暑管理。部分先进项目已引入智能手环系统,实时监测工人的心率、体温、活动量等生理指标,一旦发现异常立即报警提醒管理人员干预。同时,通过监控摄像头观察作业状态,及时发现疲劳作业行为,实现动态监管。
最后,企业应强化责任落实与人文关怀。项目经理作为第一责任人,须亲自部署防暑工作,定期巡查落实情况。同时,通过开展“送清凉”慰问活动、改善宿舍空调配置、提供营养餐食等方式,体现对一线工人的关心与尊重,增强团队凝聚力。
综上所述,广州地区拉森钢板桩施工的防暑降温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制度建设、人员管理、物资保障、技术防护和应急管理等多个层面。只有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科学应对”的原则,才能有效防范高温风险,确保夏季施工安全有序推进,为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实保障。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