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市的各类基坑支护、河道整治、地铁建设等工程项目中,拉森钢板桩施工已成为一项常见且关键的工艺。为确保施工安全、提升作业效率,施工机械的安全检查尤为重要。尤其是在每日开工前,必须严格执行一套系统化、标准化的安全检查流程。这不仅是对机械设备负责,更是对现场人员生命安全的高度负责。
每日施工开始前,操作人员和安全员应首先对施工现场进行整体巡视。重点检查作业区域是否存在积水、塌陷、障碍物或地下管线未标识等问题。特别是在广州多雨的气候条件下,雨后地面松软极易影响机械稳定性,因此必须确认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设备运行要求。同时,应确保施工区域周边已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围挡,防止非作业人员误入。
此外,还需确认拉森钢板桩堆放区是否规范,材料是否整齐稳固,避免因堆叠不当造成滑落风险。所有辅助工具如吊具、钢丝绳、夹具等也需逐一清点并检查其完好性。
在启动机械设备前,必须对打桩机、振动锤、履带式起重机等主要设备进行外观检查。重点查看机身是否有明显裂纹、变形、锈蚀或漏油现象。特别是液压系统连接部位,应无渗漏油迹,油管无老化、鼓包或接头松动。对于履带式设备,还需检查履带张紧度是否适中,行走轮、引导轮有无异常磨损。
同时,应检查振动锤的夹口装置是否灵活可靠,钳口内是否有异物堵塞,确保其能牢固夹持钢板桩。若发现任何结构性损伤或功能异常,必须立即上报维修,严禁带病作业。
动力系统是施工机械的核心,每日必须检查发动机机油、冷却液、燃油及液压油的液位是否正常,并观察是否有泄漏或污染情况。启动发动机后,应监听运行声音是否平稳,有无异响或抖动。若发现启动困难、冒黑烟或功率下降等情况,应立即停机排查。
电气系统方面,需检查电瓶电压是否充足,线路绝缘层是否破损,接头是否紧固,控制箱内有无积尘或水汽。对于采用PLC控制系统或遥控操作的设备,还需测试各按钮、开关、急停装置的灵敏度和响应速度,确保紧急情况下可迅速切断电源。
所有施工机械均配备多项安全保护装置,每日必须逐一测试其有效性。包括但不限于:力矩限制器、高度限位器、回转锁定装置、防坠落装置、报警系统等。以履带吊为例,需模拟超载状态,验证力矩限制器能否及时报警并切断危险动作。
此外,操作室内的安全带、灭火器、逃生锤等应急设备也应处于良好状态。驾驶室内不得堆放杂物,确保视野清晰,操作空间无障碍。
机械安全不仅依赖设备本身,更与操作人员密切相关。每日开工前,项目安全负责人应对当班司机、指挥员、司索工等关键岗位人员进行状态评估。确认其精神状态良好,无疲劳、饮酒或情绪异常情况。同时,必须核查其特种作业操作证是否在有效期内,人证是否相符。
所有人员须穿戴符合标准的安全帽、反光背心、防滑鞋等个人防护用品。进行高空或临边作业时,还需佩戴安全带并正确挂设。
完成上述检查后,方可进行设备的试运行。先进行空载运转5-10分钟,观察各机构动作是否顺畅,液压系统压力是否稳定,仪表显示是否正常。特别要注意振动锤在空载状态下是否有异常震动或噪音。
在确认一切正常后,可进行一次模拟打桩操作,测试夹桩、提升、下压、拔桩等动作的协调性和精准度。若发现动作迟缓、定位偏差大或控制系统反应滞后,应暂停作业并联系技术人员处理。
每日安全检查完成后,必须由检查人员如实填写《机械设备日检记录表》,详细记录检查时间、设备编号、检查项目、发现问题及处理结果,并由责任人签字确认。该记录应归档保存,作为设备维护和事故追溯的重要依据。
若当班结束仍有未解决的问题,必须向接班人员当面交接,并在交接记录中明确标注风险点和注意事项,确保信息传递不间断。
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城市建设节奏快、工程密度高,拉森钢板桩施工频繁应用于深基坑、临时支护等场景。在此背景下,坚持每日机械安全检查流程,不仅是遵守《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的基本要求,更是预防事故、保障工期、维护企业声誉的关键举措。唯有将“安全第一”落实到每一个细节、每一台设备、每一位人员,才能真正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的目标。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