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市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与深基坑支护工程中,拉森钢板桩作为一种高效、可重复利用的挡土止水结构形式,被广泛应用于地铁、桥梁、地下管廊及临水工程等项目。为确保施工安全、进度可控以及资源合理配置,科学制定和动态调整拉森钢板桩的施工进度计划至关重要。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受地质条件变化、设计变更、天气影响、材料供应延迟或周边环境限制等因素影响,原定施工进度计划往往需要进行调整。因此,建立一套规范的施工进度计划调整流程及明确的审批权限体系,是保障工程顺利推进的关键环节。
一、施工进度计划调整的基本原则
施工进度计划的调整必须遵循“实事求是、安全第一、统筹协调、依法合规”的基本原则。任何调整都应以不影响整体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为前提,同时兼顾合同工期要求与现场实际情况。调整后的计划应具备可行性、可操作性,并经过充分的技术论证与风险评估。
二、进度计划调整的触发条件
当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施工单位可提出进度计划调整申请:
三、进度计划调整的流程
问题识别与初步评估
施工单位现场负责人在发现可能影响原定进度的因素后,应及时组织技术、施工、安全等相关人员进行现场勘查和初步评估,形成书面说明材料,包括问题描述、影响范围、预计延误天数及初步应对措施。
编制调整方案
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牵头,结合施工组织设计、资源配置情况和后续工序安排,编制《拉森钢板桩施工进度计划调整方案》。方案应包括:原计划与调整后计划的对比图(如横道图或网络图)、关键节点变化说明、资源调配计划、安全保障措施及应急预案等内容。
内部审核
调整方案须经施工单位项目部内部会审,由项目经理签字确认后报送监理单位。必要时应组织专家论证,特别是涉及重大安全风险或结构变更的情况。
监理单位审查
监理单位收到调整申请后,应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重点审查调整的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及对总工期的影响,并出具书面审查意见。若存在异议,可要求施工单位补充资料或重新修改方案。
建设单位审批
经监理单位审核通过后,报建设单位工程管理部门审批。建设单位应组织相关部门(如成本、合约、技术)联合评审,评估调整对投资、合同履约及整体项目进度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调整幅度在±7天以内且不改变关键线路的,由项目负责人审批;超过7天或影响总工期的,需报分管领导或项目指挥部批准。
备案与执行
审批通过后,调整后的进度计划正式生效,施工单位按新计划组织实施。同时,应将最终版调整计划报送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备案(如属重点监管项目),并及时向各参建单位通报。
四、审批权限划分
根据广州市建设工程管理相关规定及常见项目管理模式,拉森钢板桩施工进度计划调整的审批权限通常按以下层级划分:
此外,若项目纳入政府投资项目监管平台,所有进度调整均需在“智慧工地”系统中同步更新,并接受实时监控。
五、监督与责任追究
为防止随意更改计划、规避工期违约责任,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应对进度调整过程实施全过程监督。凡因管理不善、组织不力导致的工期延误,不得作为合理调整依据。对弄虚作假、谎报原因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据合同约定和相关规定追究责任。
综上所述,广州地区拉森钢板桩施工进度计划的调整是一项系统性、程序性强的工作,必须坚持科学决策、分级审批、闭环管理的原则。通过建立健全调整流程与权限机制,不仅能有效应对施工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还能提升项目管理水平,保障工程建设的安全、质量与效率。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