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拉森钢板桩施工过程中,现场值班记录是保障工程安全、质量与进度的重要管理手段。规范的值班记录流程不仅能够实时反映施工动态,还能为后续问题追溯、责任划分和工程验收提供可靠依据。因此,建立一套系统化、标准化的现场值班记录流程至关重要。
施工现场应安排具备相应专业资质的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进行轮班值守,确保24小时不间断监控。值班人员需熟悉拉森钢板桩的施工工艺、技术参数及安全规范,具备较强的应急处理能力。每班次交接时,必须完成书面交接手续,明确当前施工状态、设备运行情况、安全隐患及待办事项。
值班记录应涵盖以下核心内容,确保信息全面、真实、可追溯:
基本信息登记
包括日期、班次(如早班:08:00–16:00)、值班人员姓名、联系方式、施工单位名称、施工部位(如K0+120~K0+180段)等。
施工进度记录
详细记录当班期间钢板桩的施打数量、累计完成根数、施打深度、垂直度偏差、接头连接情况等。对于采用振动锤或静压设备施工的,还需记录设备型号、工作时间、锤击次数或压入速率等关键参数。
材料进场与使用情况
登记当日进场的拉森钢板桩规格(如SP-IV型)、数量、批次编号、生产厂家及质检报告编号。同时记录已使用的桩体数量及堆放位置,确保材料可追溯。
设备运行状态
记录主要施工机械(如履带吊、振动锤、发电机等)的运行状况,包括是否正常运转、有无故障、维修保养情况等。若设备出现异常,应注明故障时间、现象、处理措施及恢复时间。
质量检查与检测数据
值班人员应配合质检员对已施工桩体进行抽检,记录桩位偏差、倾斜度、咬合紧密性等实测数据。如有第三方监测单位参与,需同步记录沉降、位移等监测结果。
安全文明施工情况
记录现场安全防护措施落实情况,如临边围护、警示标识设置、作业人员劳保用品佩戴等。同时记载是否存在违章操作、安全隐患及整改情况。
异常情况与应急处置
若发生桩体倾斜、断裂、卡锤、邻近构筑物开裂等异常情况,必须立即记录事件发生时间、位置、现象描述、初步原因分析及采取的应急措施,并及时上报项目负责人。
天气与环境条件
记录当日天气状况(晴、雨、风力等级等),因恶劣天气影响施工时,应注明停工起止时间及原因。
交接班记录
每班结束前,值班人员须填写交接班记录,说明当前施工进展、遗留问题、注意事项,并由接班人员签字确认。
所有值班记录应统一使用项目部规定的《拉森钢板桩施工值班日志》表格,采用蓝黑或黑色墨水笔填写,字迹工整、清晰,不得涂改。确需更正时,应在原内容上划单线删除,在旁标注正确内容并加盖修改人印章或签名。
记录内容应实事求是,严禁虚构、隐瞒或选择性记录。每日记录完成后,由当班负责人审核签字,并交由资料员归档保存。
鼓励采用电子化管理系统进行值班记录填报,通过移动端APP或专用软件实现数据实时上传、自动备份与多级权限管理。纸质版记录作为备份,应按月装订成册,编号归档,保存期限不少于工程竣工后两年。
所有记录资料应分类存放于项目部档案室,专人管理,便于监理、业主及质监部门随时查阅。
项目技术负责人应每周组织一次值班记录专项检查,重点核查记录完整性、真实性与及时性。对记录不全、敷衍了事或弄虚作假的行为,依据项目管理制度予以通报批评或经济处罚。
监理单位有权调阅值班记录,并将其作为评估施工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对于因记录缺失导致事故责任无法界定的,相关责任人将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拉森钢板桩施工中的现场值班记录不仅是日常管理的基础工作,更是工程质量与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只有严格执行记录流程,落实岗位责任,才能确保施工全过程处于可控、可查、可溯的状态。各参建单位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持续优化记录机制,推动施工管理向精细化、规范化迈进。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