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这样的沿海城市,软土地基广泛分布,土体含水量高、承载力低、压缩性大,给基坑支护和地基处理带来了较大挑战。在众多支护技术中,拉森钢板桩因其施工便捷、止水性能好、可重复使用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深基坑、河道整治、地下管廊及临时围堰等工程中。然而,在软土地基条件下进行拉森钢板桩施工,必须严格把控施工流程与技术要点,以确保结构安全和施工效率。
一、施工前准备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确保拉森钢板桩顺利打入软土地基的基础。首先需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了解场地土层分布、地下水位、软土厚度及物理力学参数,为打桩设备选型和施工方案设计提供依据。其次,应清除施工区域内的障碍物,如地下管线、旧基础等,并做好测量放线工作,准确标定钢板桩的轴线位置和高程控制点。此外,还需对进场的拉森钢板桩进行质量检查,确保其型号一致、锁口完好、无明显变形或锈蚀。
二、打桩设备选择
在软土地基中施打拉森钢板桩,推荐采用振动锤配合履带式打桩机作业。振动锤通过高频振动降低土体阻力,使钢板桩顺利下沉,尤其适用于淤泥质土、粉质黏土等软弱地层。对于深度较大或土层较密实的情况,可考虑辅以高压射水助沉,但需注意控制射水压力,避免引起周边土体扰动或地面沉降。设备选型时应根据钢板桩长度、截面尺寸及地质条件合理匹配振动锤的激振力和偏心力矩,确保打桩效率与垂直度控制。
三、导向架安装
为保证钢板桩的直线度和垂直度,必须设置牢固的导向架(导梁系统)。导向架通常由工字钢或H型钢焊接而成,固定于已施工的定位桩或临时支撑结构上,沿基坑四周形成封闭或半封闭的导引体系。导向架的安装应精确校正其平面位置和高程,确保上下两层导梁间距与钢板桩长度匹配,且保持平行。在软土地基中,由于地基承载力较低,导向架基础应进行加固处理,防止因不均匀沉降导致导向失准。
四、钢板桩施打顺序与方法
拉森钢板桩的施打应遵循“先角桩、后边桩、间隔跳打”的原则。首先在基坑转角处打入定位角桩,作为后续施工的基准;然后沿导向架逐根插入并施打边桩。为防止锁口咬合不良或桩体倾斜,建议采用“屏风式”打桩法,即将多根钢板桩预先插入土中一定深度后再统一振动下沉,有助于减少挤土效应和保持整体稳定性。每根桩打入过程中应实时监测其垂直度,可采用经纬仪或铅垂线进行双向校正,偏差控制在1/150以内。
五、锁口处理与止水措施
拉森钢板桩的止水性能依赖于锁口的严密咬合。在软土地基中,由于土体流动性强,若锁口清理不净或存在异物,易造成渗漏。因此,每根桩打入前应对锁口进行清洁,并涂抹专用润滑止水膏(如沥青混合物或膨润土基密封剂),以增强密封性和减少打入阻力。对于已出现轻微渗漏的接缝,可在外部注入聚氨酯或水泥-水玻璃双液浆进行封堵。
六、接长与焊接质量控制
当单根钢板桩长度不足时,需进行现场接长。接长部位应避开弯矩最大区域,一般位于桩身中下部1/3范围内。接头采用坡口对接焊,焊缝需满焊并做超声波检测,确保强度不低于母材。焊接过程中应采取防变形措施,如对称施焊、加设临时支撑等。
七、监测与后期维护
施工期间应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包括钢板桩位移、周边地表沉降、地下水位变化等。特别是在软土地基中,持续监测可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加固措施。钢板桩投入使用后,应定期检查锁口密封性及结构完整性,必要时进行补强或抽水降水处理。
综上所述,在广州软土地基中施打拉森钢板桩,必须结合地质特点优化施工工艺,强化过程控制,注重细节管理。只有科学组织、规范操作,才能充分发挥拉森钢板桩的支护与止水功能,保障工程安全与进度。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