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沿海多雨地区,如广州,地下水位常年偏高,土质松软,施工过程中极易出现渗水、塌方等问题。因此,在基坑支护工程中,拉森钢板桩因其良好的止水性能和较高的抗弯强度被广泛采用。然而,钢板桩的止水效果不仅依赖于其自身结构,更关键的是锁口(即连接处)的处理工艺。锁口若处理不当,将成为整个支护体系的薄弱环节,导致严重漏水,影响施工安全与进度。因此,科学规范的锁口处理流程是确保止水效果的核心。
首先,在钢板桩进场前,必须对每根桩体进行严格检查,特别是锁口部位。应重点查看锁口是否有变形、锈蚀、焊接残留或毛刺等缺陷。轻微变形可通过专用工具校正,严重变形或破损的应立即剔除,不得投入使用。同时,为防止运输和堆放过程中的磕碰损伤,建议在锁口处加装保护套或涂抹防撞胶条。
接下来是锁口清理环节。由于钢板桩在存储或运输过程中易沾染泥土、油污、氧化皮等杂质,这些附着物会显著降低锁口的密封性。因此,在插打前必须对锁口进行彻底清洁。通常采用钢丝刷、压缩空气吹扫或高压水枪冲洗等方式清除表面杂物。对于顽固污渍,可配合使用专用金属清洁剂进行擦拭。清洁完成后需进行干燥处理,避免湿气残留影响后续密封材料的粘附性能。
锁口润滑是保证顺利插打和增强止水性的关键步骤。在广州这类多雨地区,推荐使用专用的锁口润滑脂,这种材料具有良好的防水性、粘附性和耐压性,能够在锁口接触面形成均匀油膜,减少插打阻力,防止锁口咬合时产生刮伤或卡滞。润滑操作应均匀涂抹于锁口内外两侧,特别注意凹槽底部和转角部位,确保无遗漏。严禁使用废机油等非标材料,以免腐蚀钢材或降低密封效果。
完成润滑后进入插打阶段。插打过程中应控制沉桩速度,保持垂直度,避免因倾斜造成锁口错位或撕裂。建议采用液压振动锤配合导向架作业,确保每根桩准确对接。当新桩与已打桩锁口咬合时,应缓慢推进,观察是否有异常阻力或异响。一旦发现锁口无法顺利闭合,应立即停止作业,查明原因并进行调整,切忌强行施打,以免损坏锁口结构。
插打完成后,针对可能出现的微小缝隙,需进行二次密封处理。这是提升整体止水性能的重要补充措施。常用方法包括注入型密封胶法和外贴止水带法。前者通过压力设备将聚氨酯或环氧类密封胶注入锁口缝隙,固化后形成弹性防水层;后者则是在锁口外侧粘贴橡胶止水条或PVC止水带,并用不锈钢夹具固定,适用于地表水压力较大的区域。在广州地区,由于降雨频繁且集中,建议优先采用双重复合密封方式,以应对突发性强降雨带来的水压冲击。
此外,施工期间应建立完善的监测机制。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安排专人定期巡查钢板桩锁口区域,观察是否存在渗水点、裂缝或变形迹象。一旦发现漏水,应立即采取堵漏措施,如使用速凝水泥、膨胀止水条或化学灌浆等技术进行局部封堵,防止渗漏扩大。
最后,工程结束后也应做好维护记录。对锁口处理全过程进行影像和文字存档,便于后期质量追溯和技术总结。对于可重复使用的钢板桩,在拔出后仍需重新检查和修复锁口,确保下次使用时性能达标。
综上所述,在广州这类多雨高湿地区,拉森钢板桩的锁口处理绝非简单工序,而是关乎整个支护系统成败的技术核心。从进场检验、清洁、润滑到插打、密封及后期维护,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执行。只有系统化、精细化地把控锁口处理流程,才能真正实现“滴水不漏”的止水目标,保障基坑工程的安全稳定与顺利推进。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