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处亚热带沿海地区,夏季气候湿热,台风频发。每年6月至10月是台风高发期,强风、暴雨和风暴潮对建筑工地构成严重威胁。在拉森钢板桩施工过程中,由于其多用于基坑支护、围堰工程或临时挡土结构,往往暴露于开放环境中,受台风影响尤为显著。因此,制定科学、高效的台风应对流程,已成为广州地区拉森钢板桩施工中不可或缺的安全保障措施。
台风预警发布后,施工单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建应急指挥小组,明确责任人与分工。首要任务是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检查已安装的拉森钢板桩是否牢固连接,锁口咬合是否严密,支撑系统(如钢围檩、斜撑、锚杆等)是否完整有效。对于尚未完成闭合的围护结构,应评估其抗风能力,必要时采取临时加固措施,例如增设内支撑或外部拉锚。
同时,所有机械设备应停放在安全区域并切断电源,防止因强风导致倾覆或电路短路。现场堆放的材料,特别是轻质物品如模板、钢筋头、塑料布等,必须清理或固定,避免被风吹起造成二次伤害。临时工棚、办公板房需检查锚固情况,必要时加设防风绳或转移人员至坚固建筑内。
气象信息的实时监控至关重要。项目部应指定专人对接气象部门,密切关注台风路径、风力等级、降雨量及潮位变化。根据台风预警级别(蓝色、黄色、橙色、红色),逐级提升响应措施,确保信息畅通、反应迅速。
当台风正式登陆或进入影响范围时,所有施工作业必须全面停止,非必要人员全部撤离现场。仅保留应急值守人员,且人数控制在最低限度,确保通讯设备畅通。值守人员应穿戴安全防护装备,不得靠近基坑边缘、钢板桩围堰或高大临时结构。
在此阶段,重点防范的是水患与结构失稳。广州地势低平,台风常伴随强降雨和海水倒灌,易引发基坑积水甚至渗漏。因此,必须确保排水系统正常运行,包括集水井、水泵、排水管道等设施处于待命状态。若发现钢板桩接缝处有渗水迹象,应及时用棉纱、速凝水泥或注浆材料进行封堵,防止水压持续作用导致整体结构变形。
此外,潮汐变化对临江、临海工地影响显著。涨潮期间水位升高,可能对钢板桩形成侧向压力冲击。此时应加强巡视频率,观察桩体是否有倾斜、位移或振动现象。一旦发现异常,立即上报并启动紧急预案,必要时可考虑回填部分基坑以平衡内外压力。
台风过后,不可急于复工。首先应对整个施工区域进行安全评估。检查拉森钢板桩是否有局部变形、断裂或脱榫现象;支撑系统是否松动或失效;基坑壁面是否出现裂缝或滑移。使用全站仪、水准仪等测量工具进行位移监测,对比台风前数据,判断结构稳定性。
若发现轻微损坏,应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修复,如更换受损桩体、补焊连接节点、重新张拉锚索等。对于严重变形或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必须制定专项加固方案,并经设计单位复核确认后方可继续施工。
与此同时,清理现场淤泥、杂物,修复受损的临时设施和水电线路。所有电气设备在重新启用前须经绝缘检测,防止漏电事故。恢复排水系统功能,持续抽排基坑积水,直至地下水位稳定。
为提升应对能力,施工单位应将台风应急管理纳入日常管理体系。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全员防灾意识和处置能力。建立拉森钢板桩施工专项应急预案,明确不同风力等级下的响应动作、人员职责和物资储备清单。配备充足的应急物资,如沙袋、防水布、发电机、备用泵机、急救包等,并定期检查更新。
此外,建议在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台风因素,优化钢板桩选型与布置,增强整体刚度和抗倾覆能力。采用更高等级的钢材或增加入土深度,提升结构安全性。对于长期暴露的临时工程,可考虑设置防风屏障或临时覆盖措施。
广州夏季的台风虽不可避免,但通过科学规划、严密防控和快速响应,完全能够将风险降至最低。拉森钢板桩作为深基坑工程的重要支护形式,其施工安全直接关系到人员生命与周边环境。唯有未雨绸缪、精准施策,方能在风雨交加的季节里筑牢安全防线,保障工程顺利推进。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