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拉森钢板桩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在雨季来临前,防汛物资的检查与准备工作至关重要。拉森钢板桩广泛应用于基坑支护、河道围堰、地下连续墙等工程中,其临时性结构特性决定了其对环境变化特别是极端天气的敏感性。一旦遭遇强降雨或突发汛情,若防汛措施不到位,极易引发基坑积水、边坡失稳、支护结构变形甚至坍塌等严重安全事故。因此,在雨季前系统开展防汛物资检查流程,是保障施工安全、确保工程顺利推进的重要环节。
首先,应成立专门的防汛检查小组,由项目负责人牵头,联合安全、技术、材料、施工等多个部门人员组成。该小组需制定详细的检查计划和责任分工,明确检查时间、检查内容及整改要求,确保检查工作有组织、有计划地推进。同时,要结合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雨季预测信息,提前研判可能面临的防汛压力,做到未雨绸缪。
检查的第一项内容是防汛物资的储备情况。根据施工现场的规模、地质条件及周边水文环境,合理配置防汛物资。常见的防汛物资包括:沙袋、防水布、抽水泵、发电机、应急照明设备、救生衣、铁锹、排水管等。检查时需逐一核对物资数量是否满足应急预案要求,重点核查沙袋是否充足且堆放整齐,防水布是否有破损或老化现象,抽水泵是否处于良好工作状态,发电机能否正常启动并持续供电。对于易损或耗材类物资,如电缆、接头、油料等,也应进行清点和补充,确保应急时能够立即投入使用。
其次,应对现场排水系统进行全面排查。拉森钢板桩围护结构虽具备一定的挡水能力,但并不能完全隔绝雨水渗透。因此,必须确保施工现场具备完善的排水体系。检查内容包括:基坑周边是否设置截水沟,坑底是否布置排水明沟和集水井,排水路径是否畅通无阻,抽水设备是否与集水井有效连接。特别要注意低洼区域是否存在积水隐患,排水管道是否有堵塞或破损情况。必要时应进行试排水演练,检验整个排水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响应速度。
第三,重点检查拉森钢板桩本身的结构稳定性。雨季期间,地下水位上升、土体含水量增加,容易导致侧向土压力增大,进而影响钢板桩的受力状态。检查时应观察桩体是否有明显变形、倾斜或渗漏现象,锁口连接处是否严密,支撑系统(如钢围檩、斜撑)是否牢固可靠。对于已出现轻微渗水的部位,应及时封堵并加强监测;对于存在较大变形风险的区域,应提前加固或增设支撑措施。同时,利用全站仪或水准仪对关键点位进行沉降和位移观测,建立动态监测台账,确保数据可追溯、可预警。
此外,还需检查应急响应机制的完备性。包括防汛应急预案是否更新完善,是否组织过防汛演练,现场人员是否熟悉应急流程和物资使用方法。所有参与施工的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都应接受一次专项培训,掌握基本的防汛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现场应设立明显的应急疏散路线标识,并确保通讯设备畅通,以便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传递信息、组织撤离。
最后,检查结束后应形成书面记录,列出发现的问题清单,明确整改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并安排专人跟踪整改落实情况。所有检查资料应归档保存,作为后续安全管理的重要依据。对于重大隐患,必须实行“挂牌督办”,直至彻底消除风险。
总之,雨季前的防汛物资检查不仅是程序性工作,更是关乎施工安全的生命线工程。通过系统化、标准化的检查流程,能够有效提升拉森钢板桩施工项目的抗风险能力,最大限度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唯有将“防”字放在首位,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安全生产、平稳度汛的目标。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