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拉森钢板桩施工过程中,夜间作业是常见且必要的一环,尤其是在工期紧张或地质条件复杂的情况下。由于夜间能见度低、人员疲劳、设备操作难度增加等因素,安全隐患显著上升,因此建立科学、严谨的夜间值班流程和安全巡查制度至关重要。这不仅关系到工程进度的顺利推进,更是保障现场人员生命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的基础。
首先,夜间值班人员的配置必须合理且责任明确。一般情况下,应安排至少两名专职值班人员,其中一人为主责安全员,另一人负责协调与记录。同时,项目部需指定一名管理人员进行轮值监督,确保信息上传下达畅通。所有值班人员须经过专项培训,熟悉施工现场布局、机械设备运行状态、应急处理程序以及拉森钢板桩施工的关键风险点,如基坑支护稳定性、打桩机械操作区域、临时用电线路布置等。
值班工作开始前,必须召开班前交底会议。会议内容包括当日施工进展情况、夜间计划作业内容、潜在风险提示以及应急预案演练要点。每位值班人员需清楚了解自己的职责范围,特别是对重点区域的巡查频次和检查标准。例如,在钢板桩沉桩作业期间,需重点关注振动锤运行是否正常、导向架是否稳固、吊装设备是否存在异常声响等。
进入夜间施工阶段后,安全巡查应形成制度化、标准化流程。巡查频率建议每两小时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根据施工强度适当加密。巡查路线应覆盖整个施工区域,重点包括:基坑边缘防护是否到位、临边警示灯是否开启、配电箱是否上锁且无漏电现象、夜间照明是否充足(尤其是打桩机操作区、材料堆放区及通道)、消防器材是否齐全有效等。对于正在进行沉桩作业的区域,还应检查钢板桩垂直度、接头连接质量以及是否有偏移或倾斜迹象。
在巡查过程中,值班人员需携带必要的检测工具,如手电筒、测距仪、对讲机、便携式气体检测仪(若涉及深基坑)等,并实时记录巡查情况。发现隐患时,必须立即采取临时措施并上报项目负责人,严禁擅自处置可能引发更大风险的操作。例如,若发现基坑侧壁出现渗水或裂缝,应迅速设置警戒线,疏散周边人员,并通知技术团队评估加固方案。
此外,夜间施工的照明系统是安全巡查的重要支撑。施工现场应配备高亮度LED照明灯塔,确保每个作业面照度不低于50勒克斯。临时线路应采用防水电缆,沿固定支架敷设,避免拖地或缠绕。所有灯具均需具备防爆、防潮性能,并由专人定期检查维护。照明不足不仅影响施工精度,更易导致人员滑倒、绊倒或误操作机械事故。
通讯保障同样是夜间值班不可忽视的环节。所有值班人员必须配备对讲机,并设定专用频道,确保与项目部、机械操作手、电工等关键岗位保持实时联系。一旦发生突发状况,能够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同时,应在现场显眼位置张贴紧急联系电话和逃生路线图,确保每位工作人员都知晓求助途径。
最后,值班结束后的交接工作也需规范执行。下一班次值班人员应提前15分钟到岗,与当班人员面对面交接,详细了解当前施工状态、已发现问题及处理进展,并共同确认重点监控部位。交接过程应填写《夜间值班交接记录表》,双方签字确认,做到责任可追溯。
总之,拉森钢板桩施工中的夜间值班与安全巡查是一项系统性、持续性的工作。只有通过严密的组织安排、清晰的责任划分、标准化的巡查流程以及高效的应急响应机制,才能有效防范夜间施工中的各类风险,确保工程安全、有序推进。每一位参与其中的人员都应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将制度落实到每一个细节,真正实现安全生产闭环管理。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