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众多工程项目中,广州作为华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其城市建设对施工技术和环保要求也日益提高。拉森钢板桩支护工程作为一种常见的基坑支护方式,在地铁、桥梁、地下管廊等项目中被广泛使用。然而,随着环保监管力度的加大,部分施工单位因忽视环境保护措施而受到处罚,成为行业内外关注的焦点。
拉森钢板桩是一种U型或Z型截面的钢制构件,通过打桩机将其连续打入土层中形成一道连续墙体,起到挡土和止水的作用。该技术具有施工速度快、占地小、重复利用率高等优点,因此在广州等大型城市的基础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在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河道整治、地下停车场建设等工程中,拉森钢板桩常用于临时支护结构。
尽管这种施工方式在工程技术上具备显著优势,但其施工过程中也可能带来一定的环境影响。特别是在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位较高的区域,若施工操作不当,可能引发噪音扰民、扬尘污染、土壤侵蚀甚至地下水污染等问题。
为了应对城市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国家及地方环保部门近年来不断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对建筑施工活动的环保监管。《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以及《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均对施工现场的噪声、扬尘、废水排放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也在日常执法中加大对建筑工地的巡查频率,利用无人机、在线监测系统等手段实现全天候、多角度监控。一旦发现施工方存在违规行为,将依法予以处罚,严重者还将面临停工整顿、信用扣分甚至行政处罚。
2023年,广州市番禺区某市政工程在进行拉森钢板桩支护作业时,因未采取有效降尘措施,导致施工现场周边空气中PM10浓度严重超标,同时夜间施工产生的噪音也远超国家标准限值。附近居民多次投诉,监管部门随即介入调查。
经核实,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未按规定设置雾炮喷淋系统,未对裸露地面进行覆盖,且夜间施工未取得相应许可。最终,广州市生态环境局依法对该施工单位处以罚款,并责令其限期整改。此外,该企业还被列入“环保失信名单”,影响了其后续项目的投标资格。
此案例反映出部分企业在追求施工效率的同时,忽视了环保责任,不仅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也对企业自身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为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施工单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切实履行环保责任:
加强施工组织设计中的环保考量
在编制施工方案时,应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的潜在环境风险,制定详尽的环保措施,并将其纳入施工组织设计文件中。
严格落实扬尘治理措施
包括设置围挡、安装喷淋设备、对裸露土地进行防尘网覆盖、定时洒水降尘等。特别是在拉森钢板桩施工过程中,打桩作业容易产生大量粉尘,必须采取有效控制手段。
控制施工噪音与振动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夜间高噪声作业;采用低噪音设备或隔音屏障等方式降低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规范废弃物管理与水资源保护
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泥浆、废水等要分类处理,不得随意排放。尤其在靠近河流、湖泊等地段施工时,更要防止污染物进入水体。
加强人员培训与现场监管
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环保知识培训,提高全员环保意识。同时设立专职环保监督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动态监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拉森钢板桩支护工程作为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优势不容忽视。但在推进工程建设的同时,必须牢固树立“绿色施工”的理念,将环境保护放在首位。面对日益严格的环保监管形势,只有真正做到文明施工、科学管理,才能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对于施工单位而言,环保已不再是可选项,而是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唯有坚持绿色发展道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