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日益频繁,深基坑工程作为其中的重要环节,对施工安全和周边环境的影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州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位较高,软土层分布广泛,因此,在基坑支护工程中采用拉森钢板桩技术已成为一种常见且有效的解决方案。本文将围绕广州某典型项目的拉森钢板桩支护工程施工技术验收过程进行详细介绍。
该项目位于广州市天河区,拟建一栋高层写字楼,基坑开挖深度约为7.5米,场地周边建筑物密集,地下管线众多,施工环境较为复杂。为确保基坑开挖过程中土体稳定及周边建筑的安全,设计单位决定采用拉森IV型钢板桩作为临时支护结构,并结合内支撑体系共同作用。
在正式施工前,项目部组织了多次技术交底会议,明确了施工方案、质量控制要点及安全注意事项。同时,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对进场的拉森钢板桩进行了外观检查、尺寸测量以及力学性能检测,确保材料符合《热轧U型钢板桩》(GB/T 20933—2014)标准要求。
此外,根据地勘报告提供的资料,施工单位编制了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并通过BIM模型模拟了钢板桩打入过程,预测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制定应对措施。现场还设置了沉降观测点和位移监测系统,以便实时掌握基坑变形情况。
拉森钢板桩施工主要包括定位放线、导架安装、打桩作业、接桩处理、拔桩回收等工序。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以下控制措施:
定位放线:依据设计图纸准确放出钢板桩轴线位置,并设置明显的标志,确保桩位偏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导架安装:为保证钢板桩垂直度,采用双层导架辅助施工,导架间距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设置。
打桩作业:选用液压振动锤进行沉桩作业,避免因冲击力过大造成周围土体扰动。施工中严格控制桩的垂直度和咬合情况,发现偏移及时调整。
接桩处理:对于长度不足的钢板桩,采用焊接方式进行接长,焊缝质量须满足二级焊缝标准,并进行UT超声波探伤。
支撑系统安装:钢板桩施打完成后,立即进行冠梁和内支撑的安装,形成完整的支护体系,防止基坑侧壁失稳。
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及相关规范,施工完成后组织了专项验收工作,主要内容包括:
桩身完整性检测:采用低应变动测法对部分代表性钢板桩进行完整性检测,结果显示桩身无明显缺陷,满足使用要求。
垂直度检测:每根钢板桩均进行垂直度测量,合格率超过95%,个别偏差较大的桩体已进行纠偏处理。
咬合情况检查:对钢板桩之间的咬合情况进行逐段检查,确保无明显缝隙,防止地下水渗漏。
内支撑系统验收:对支撑构件的连接节点、预加轴力等进行检测,确认其受力状态良好,满足设计要求。
监测数据分析:通过对施工期间沉降、位移数据的分析,判断支护结构整体稳定性良好,未出现异常变形。
本次广州地区的拉森钢板桩支护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相关技术规范,注重过程控制与质量验收,最终达到了预期效果。整个施工周期内未发生安全事故,周边建筑及管线也未受到明显影响,充分体现了该支护形式在复杂地质条件下良好的适应性和安全性。
从本项目经验来看,拉森钢板桩支护技术在广州地区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同时也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持续推进,拉森钢板桩支护作为一种经济、高效、环保的支护方式,将在广州及类似地区的工程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