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广州地区的拉森钢板桩施工过程中,支撑系统的安装与拆除是确保基坑安全稳定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在城市密集区域或临近建筑物、地下管线等敏感环境时,支撑的拆除更需严格遵循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以防止因操作不当引发坍塌、沉降或其他安全事故。本文将围绕拉森钢板桩施工中支撑拆除阶段的安全技术措施展开详细阐述。
首先,在进入支撑拆除阶段前,必须完成充分的技术准备和条件确认。施工单位应依据设计图纸、地质勘察报告及现场监测数据,编制专项支撑拆除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论证。方案内容应包括拆除顺序、分段长度、机械设备选型、人员配置、应急预案以及对周边环境影响的评估。同时,必须确保基坑回填或主体结构达到设计要求的承载能力,具备承受土压力的条件后方可进行支撑拆除作业。
支撑拆除应遵循“自下而上、分层对称、逐段进行”的原则,严禁一次性大面积拆除。通常情况下,先拆除角撑或斜撑,再依次拆除对撑;对于多道支撑体系,应从最下层开始向上逐层拆除,确保每一步卸载过程中的受力转换平稳可控。拆除过程中,应避免扰动未拆除的支撑结构,防止应力集中导致结构失稳。
在具体施工操作方面,建议优先采用机械切割配合吊装的方式进行拆除。使用液压剪或气割设备时,应由持证专业人员操作,并配备灭火器材和防护设施,防止高温引发火灾或气体泄漏。对于大型钢支撑,应在两端设置吊点,使用起重机平稳起吊,严禁野蛮拖拽或强行撬动,以免造成结构变形或坠落伤人。所有拆除构件应及时清运出场,不得堆放在基坑边缘,以防增加侧向荷载。
安全监测是支撑拆除期间不可或缺的技术保障手段。施工现场应布设完善的监测系统,包括地表沉降、支护结构位移、地下水位变化及邻近建筑物倾斜等监测点。监测频率在拆除期间应加密至每日不少于两次,遇异常情况立即启动预警机制。一旦发现位移速率加快、裂缝扩展或监测值接近警戒线,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分析原因并采取加固措施,待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施工。
此外,现场安全管理同样至关重要。所有参与拆除作业的人员必须接受专项安全教育培训,明确岗位职责和应急处置流程。高空作业人员须佩戴安全带,临边区域设置牢固的防护栏杆和警示标志。夜间施工应保证充足的照明,且现场配备专职安全员全程监督,杜绝违章指挥和违规操作。
环境保护也不容忽视。钢板桩支撑拆除过程中会产生噪声、粉尘和金属碎屑,应对切割部位采取喷雾降尘措施,废料分类堆放并及时外运处理,减少对周边居民和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在广州市中心区域施工时,应严格遵守环保部门的相关规定,控制作业时间,避免扰民。
最后,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是应对突发状况的关键。预案应涵盖基坑失稳、支撑断裂、机械故障、人员受伤等多种场景,明确应急响应流程、救援队伍联系方式和物资储备位置。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升团队协同处置能力,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够迅速反应、有效控制。
综上所述,广州地区拉森钢板桩施工中的支撑拆除是一项高风险、高技术要求的作业环节。只有通过科学的施工组织、严格的工序控制、全面的监测体系和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才能有效防范各类安全隐患,保障工程顺利推进和周边环境安全。施工单位应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将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之中,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提供坚实可靠的技术支撑。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