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深基坑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安全与支护体系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与进度。广州作为华南地区的中心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频繁,对深基坑支护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拉森钢板桩作为一种高效、经济、可重复使用的支护结构形式,广泛应用于广州地区的深基坑工程中,成为深基坑专项支护设计中的重要技术手段。
以广州某地铁站点附属结构为例,该工程基坑开挖深度为8.5米,周边建筑物密集,地下水位较高,地层主要由杂填土、淤泥质粉质黏土、粉砂及中风化岩层组成。该区域地下水位埋深约1.5米,土质松软,存在较大的侧向土压力及渗流风险,因此必须采用可靠的支护结构体系,以确保基坑开挖安全及周边环境稳定。
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及《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等相关规范要求,结合现场地质条件、施工周期、经济性及环保要求,确定采用拉森钢板桩作为主要支护结构形式。拉森钢板桩具有止水性能好、施工速度快、可重复使用、适应性强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软土地基条件下的深基坑支护。
本工程选用U型拉森钢板桩,型号为SP-IV型,截面模量大,抗弯性能优良,桩长为15米,插入深度满足抗倾覆及抗滑移要求。
测量放线与场地准备
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基坑边线放样,清理施工区域内的障碍物,平整场地,确保施工机械通行及作业条件。
钢板桩打设
采用履带式液压打桩机进行钢板桩插打作业,打桩顺序采用“跳打法”,以减少挤土效应,确保桩体垂直度。施工过程中采用经纬仪实时监测桩体垂直度,控制偏差不超过1%。
内支撑系统安装
基坑开挖至一定深度后,安装第一道钢支撑,支撑采用Φ609×16mm钢管支撑,间距3米,支撑两端设置预加轴力装置,确保支撑有效受力。随着基坑逐步开挖,依次设置第二道支撑,形成稳定的内支撑体系。
基坑降水与排水措施
为降低地下水位,防止基坑涌水、流砂等现象,布置轻型井点降水系统,沿基坑周边布设降水井,井深12米,井距10米,确保地下水位降至基坑底以下1米以上。
土方开挖与监测
采用分层分段开挖方式,每层开挖深度控制在2米以内,避免一次性开挖过深造成支护结构失稳。施工过程中设置监测点,对钢板桩位移、支撑轴力、周边地表沉降等进行实时监测,确保施工安全。
钢板桩拔除与场地恢复
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依次拆除钢支撑,采用振动拔桩机进行钢板桩拔除作业,拔桩过程中采用注浆填充空隙,防止地面沉降。拔桩完成后进行场地恢复,清理现场,恢复交通及绿化。
为确保施工质量与安全,制定以下措施:
本工程自施工以来,钢板桩支护体系运行稳定,未发生明显变形或渗漏现象,地下水控制效果良好,基坑内部干燥作业条件良好,为主体结构施工提供了安全保障。通过科学的施工组织与严格的现场管理,工程按期完成,获得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的一致好评。
总结经验如下:
随着广州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深基坑工程将越来越多地面临复杂地质条件与高密度城市环境的挑战。拉森钢板桩作为一种成熟、高效的支护形式,将在未来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通过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加强施工管理、提升技术水平,将为广州城市建设提供更安全、高效、绿色的工程保障。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