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的各类基坑支护、河道围堰及临时结构施工中,拉森钢板桩因其施工便捷、可重复使用、止水性能良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临时用电的安全管理是保障工程顺利推进的关键环节之一。特别是在拉森钢板桩施工阶段,涉及打桩机、振动锤、焊机、照明设备等多种电气设备的运行,临时用电系统必须科学规划、规范布置,并经过严格的验收程序,以确保施工安全和用电合规。
首先,在施工准备阶段,项目部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简称“临电方案”),明确电源接入点、配电系统层级、电缆敷设方式、用电负荷计算、接地与防雷措施等内容。该方案需由具备相应资质的电气工程师编制,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并报监理单位审批后方可实施。对于大型或复杂施工现场,还需组织专家论证,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在拉森钢板桩施工中,主要用电设备包括液压打桩机、高频振动锤、交流电焊机、泥浆泵以及夜间施工所需的照明系统。这些设备功率较大,对供电稳定性要求高,因此临时用电系统通常采用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制度:即设置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和开关箱,每级配电均配备漏电保护器,确保在发生漏电或短路时能迅速切断电源。同时,所有配电箱应具备防雨、防尘、防撞功能,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
电缆敷设方面,优先采用埋地敷设方式,深度不小于0.7米,并在地面上设置走向标识;若采用架空敷设,则离地高度不得低于2.5米,且应避开重型机械通行区域。所有电缆必须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五芯电缆(三相五线制),严禁使用老化、破损或非标电缆。接头处应做防水绝缘处理,并加装接线盒固定,避免私拉乱接现象。
当临时用电系统安装完成后,必须组织专项验收。验收工作应由施工单位牵头,联合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及专业电工共同参与,依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05)及相关地方标准进行逐项检查。验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配电系统是否按批准的临电方案实施,线路走向、配电箱位置、保护接零与接地系统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二是各级配电箱内的电器元件是否完好,参数匹配是否合理,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和时间是否满足“总箱≤100mA/0.2s,开关箱≤30mA/0.1s”的规定;三是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是否可靠接地,PE线连接是否牢固,是否存在“一闸多机”现象;四是现场照明系统是否独立设置回路,潮湿环境是否使用安全电压(如36V以下);五是电工是否持证上岗,是否建立用电巡查记录和维修台账。
验收过程中应形成书面记录,填写《临时用电工程验收表》,各方签字确认。对发现的问题要限期整改,整改完成后须进行复验,直至全部合格方可投入使用。此外,项目部还应建立临时用电日常管理制度,安排专职电工每日巡检,重点检查线路温升、接头松动、配电箱进水等情况,并做好巡查记录。
在拉森钢板桩施工期间,由于设备移动频繁,电缆易受机械损伤,因此应加强动态管理。每次设备转移后,必须重新检查电源连接情况,禁止带电搬迁或强行拖拽电缆。同时,在雨季或台风季节来临前,应对整个临时用电系统进行专项排查,加固配电设施,清理排水通道,防止因积水导致漏电事故。
总之,广州地区拉森钢板桩施工中的临时用电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从方案设计、系统安装到验收投入使用,每一个环节都应严格把控。只有通过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流程,才能有效防范触电、火灾等安全事故的发生,为拉森钢板桩施工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确保整个工程项目安全、高效、有序地推进。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