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工程中,拉森钢板桩作为一种常见的支护结构形式,被广泛应用于基坑支护、河道围堰、地下工程等施工过程中。广州作为我国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近年来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各类深基坑工程日益增多,拉森钢板桩的使用也愈加频繁。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施工管理不规范或操作不当等原因,常常会出现一些安全隐患和事故。因此,深入分析广州地区拉森钢板桩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风险,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保障施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广州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区域内地质构造复杂,土层以软土、淤泥质土为主,地下水位较高,部分地区还存在砂层、孤石等地质障碍物。这种地质特征对拉森钢板桩的打入深度、垂直度控制及止水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广州城市建筑密集,施工场地狭小,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众多,进一步增加了施工难度和安全风险。
钢板桩打入困难或倾斜
在软弱土层中打设钢板桩时,容易出现桩体偏斜、贯入阻力过大等问题,影响支护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支护结构失稳
若钢板桩插入深度不足或支撑系统设计不合理,可能导致支护体系整体滑移、倾覆,甚至引发基坑坍塌事故。
渗漏与涌水
钢板桩之间的锁口若未能有效闭合,或遇到砂层、承压水层时,极易发生渗漏甚至管涌现象,危及基坑安全。
振动与噪音扰民
打桩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噪音不仅影响周边居民生活,也可能造成邻近建筑物基础松动,带来次生风险。
施工机械倾翻或人员伤亡事故
施工现场管理混乱、设备操作不当、未设置警戒区域等因素,易导致机械倾翻、物体打击、高空坠落等安全事故。
上述风险的发生往往与以下几个方面密切相关:
为有效降低拉森钢板桩施工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强管理和控制:
施工前应委托专业单位进行详尽的地质勘察,准确掌握场地土层分布、地下水位、地下障碍物等情况。设计阶段应结合实际地质条件合理选择支护形式,确保钢板桩插入深度、支撑布置等满足稳定性和止水要求。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执行,优先采用静压法或振动锤分段沉桩,避免一次性打入过深导致偏移。钢板桩插打应保持垂直,锁口应涂油润滑并检查闭合状态,必要时可采用导向架辅助定位。
施工现场应布设沉降、位移、地下水位等监测点,实施全过程动态监控。一旦发现异常数据,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调整施工节奏或加固支护结构。
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隔离带,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施工人员须佩戴齐全的安全防护装备,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加强对吊装、打桩等高风险作业的现场监督,杜绝违章指挥和违规操作。
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包括突发渗漏、支护失稳、机械故障等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定期组织演练,提升现场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协同处置水平。
随着广州城市建设的持续推进,拉森钢板桩在各类工程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面对复杂的地质环境和日益严峻的安全形势,施工单位必须高度重视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从源头上防范各类风险,切实保障工程质量和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只有通过科学的设计、规范的施工和严格的管理,才能真正实现安全、高效、可持续的工程建设目标。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