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风频发的华南地区,广州作为沿海城市,每年夏季都面临严峻的台风挑战。在这样的气候环境下,各类建筑工地,尤其是涉及深基坑、河道护岸、临时围堰等工程中广泛使用的拉森钢板桩施工,必须制定并严格执行相应的台风季施工规范,以确保施工安全、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周边环境的稳定。
首先,在台风季节来临前,施工单位应提前做好充分准备。项目部需成立专项防台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并与气象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及时获取台风路径、风力等级、降雨量等预警信息。所有施工现场应在台风预警发布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对正在施工或已安装的拉森钢板桩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检查桩体的垂直度、咬合紧密性、支撑系统稳定性以及锚固结构的可靠性。对于尚未完成闭合的钢板桩围堰,应优先加快施工进度,尽快形成封闭结构,避免因单侧受力导致整体失稳。
在材料运输与堆放环节,必须采取加固措施。钢板桩及配套的H型钢、角撑、围檩等构件应集中堆放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区域,并用缆风绳或地锚固定,防止被强风吹移或倾倒。吊装设备如履带吊、振动锤等在非作业时段应停放在避风位置,支腿完全展开并锁定,必要时加设防风缆。所有电气设备和配电箱须做好防水、防潮处理,临时电缆应架空或埋地敷设,避免积水浸泡引发漏电事故。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作业时间与工序安排。当气象部门发布台风蓝色预警及以上级别时,应立即停止一切高空、临水及大型机械作业。已完成打入的拉森钢板桩若尚未设置内支撑体系,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第一道支撑安装,通常建议在48小时内完成首层围檩与支撑的架设,以增强整体抗侧向土压力和水压力的能力。支撑结构宜采用钢管或型钢,连接节点必须焊接牢固或高强螺栓紧固,严禁使用简易绑扎或点焊方式。同时,基坑内外应布设多点位移监测点,包括桩顶水平位移、深层土体位移、地下水位变化等,实现动态监控。
针对可能发生的极端情况,施工现场必须配备充足的应急物资,如沙袋、水泵、发电机、应急照明、救生衣、对讲机等,并组织不少于两支抢险队伍,确保一旦出现险情能够迅速响应。若台风过境期间发生基坑进水、钢板桩倾斜或局部坍塌等情况,应立即撤离现场人员,封锁危险区域,并由专业技术人员评估后制定加固或补桩方案。切忌盲目施救,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台风过后,不得立即恢复施工,必须由项目负责人牵头组织全面安全检查。重点查看钢板桩是否有变形、断裂、脱榫现象;支撑系统是否松动或失稳;基坑底部是否存在隆起或管涌;周边建筑物、道路、地下管线有无沉降或开裂。只有在确认结构安全、监测数据稳定且经监理单位复核通过后,方可逐步恢复作业。
此外,施工单位还应加强人员培训与交底工作。所有参与拉森钢板桩施工的技术员、操作工、安全员均需接受台风季专项安全教育,熟悉应急预案流程、逃生路线及自救互救技能。特别是在夜间或恶劣天气条件下作业时,必须保证足够的照明和通讯畅通,杜绝疲劳作业和违章指挥。
从管理层面看,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也应履行监督职责,定期开展防台专项检查,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部位责令整改,情节严重的应暂停施工直至隐患消除。同时,鼓励采用BIM技术进行施工模拟,预判台风影响下的结构受力状态,优化支撑布置方案,提升整体抗风险能力。
总之,广州地区的拉森钢板桩施工在台风季节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通过科学规划、精细管理、严密监控和快速响应,最大限度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唯有如此,才能保障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实现安全、质量与进度的协调统一。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