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广州作为我国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其市政工程、地铁建设、深基坑支护等领域广泛采用拉森钢板桩技术。拉森钢板桩因其施工便捷、可重复使用、止水性能良好等优点,成为软土地基和临水工程中的首选支护结构形式。然而,在雷雨频发的南方地区,尤其是在广州这样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雷电活动频繁,施工现场的防雷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因此,制定并严格执行拉森钢板桩施工过程中的防雷规范标准,对于保障施工人员安全、确保工程顺利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应明确拉森钢板桩本身不具备良好的防雷能力。尽管钢板桩由金属材料制成,具备一定的导电性,但其排列方式多为连续咬合式,整体未形成有效的接地系统,且施工过程中常处于悬空或半埋状态,无法构成稳定的雷电泄放通道。若遭遇直击雷或感应雷,极易因电位差引发火花放电,造成设备损坏甚至人员伤亡。因此,必须将拉森钢板桩纳入整个施工现场的防雷体系之中,进行系统化防护。
根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以及《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等相关国家标准,结合广州地区的气象特点和地质条件,拉森钢板桩施工期间的防雷措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
一是建立临时防雷接地系统。在钢板桩施工区域周边设置专用避雷针或避雷带,高度应高出作业面至少2米,并通过引下线与人工接地极可靠连接。接地极宜采用镀锌角钢或钢管,垂直打入地下不小于2.5米,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10Ω。多个接地极之间应采用扁钢焊接连通,形成环形接地网,以提高泄流能力和均压效果。
二是实现钢板桩本体的有效等电位连接。所有已打入地下的拉森钢板桩应通过铜缆或镀锌扁钢进行横向连接,确保整片桩墙处于同一电位。连接点应设置在桩顶附近,接触面需打磨除锈并采用螺栓紧固或焊接方式固定,避免虚接。同时,钢板桩与施工机械(如打桩机、吊车)之间也应设置跨接线,防止因设备移动产生电位差而引发侧击。
三是加强临时用电设施的防雷保护。施工现场的配电箱、控制柜等电气设备必须安装电涌保护器(SPD),并与主接地网相连。电缆线路应尽量埋地敷设,架空部分应加装避雷线。特别是在雷雨季节,应暂停露天电气作业,切断非必要电源,防止雷电波侵入导致设备损毁。
四是完善监测与预警机制。施工单位应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雷电预警信息,建立雷雨天气应急响应预案。当预报有强对流天气时,应提前组织人员撤离高处及开阔作业区,关闭大型金属设备电源,并对防雷装置进行巡检。现场应配备接地电阻测试仪,定期检测接地系统的有效性,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五是强化人员培训与安全管理。所有进场作业人员须接受防雷安全教育,了解雷电危害特性及应急处置方法。严禁在雷雨天气进行打桩、吊装等高空和露天作业。项目部应设立专职安全员,负责日常防雷巡查和记录,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此外,针对广州地区夏季高温高湿、雷暴日数多的特点,建议在重大工程项目中引入智能化防雷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电场强度、接地电阻和雷击次数,提升防雷管理的科学性和主动性。
综上所述,广州地区拉森钢板桩施工中的防雷工作是一项系统性、专业性强的安全管理任务。只有严格遵循国家规范标准,结合本地自然环境特点,采取综合性的技术与管理措施,才能有效防范雷电事故的发生,保障施工安全与工程质量。各参建单位应高度重视防雷工作,将其纳入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为城市建设保驾护航。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