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深基坑支护工程中,拉森钢板桩因其施工便捷、可重复使用、止水性能良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广州地区的各类土木工程项目中。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位高、接缝处理不当或施工工艺不规范等原因,拉森钢板桩围堰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漏问题。渗漏不仅影响基坑安全,还可能引发周边地层沉降、建筑物开裂甚至坍塌等严重后果。因此,制定并严格执行《广州拉森钢板桩施工渗漏处理规范》对于保障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渗漏成因分析是制定有效处理措施的前提。在广州地区,软土层广泛分布,地下水丰富且流动性强,这为渗漏提供了天然条件。拉森钢板桩在打设过程中若未严格控制垂直度和咬合精度,会导致桩体间存在缝隙;同时,老旧或变形的钢板桩在拼接时难以实现完全密封,形成渗水通道。此外,施工过程中若未及时进行锁口润滑或清理杂物,也会影响锁口的密闭性。因此,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对地质勘察报告进行详细分析,合理选择钢板桩型号,并对进场材料进行严格检验,确保桩体无明显变形、锁口完整。
针对不同类型的渗漏情况,应采取分级响应的处理策略。根据渗水量大小和渗漏位置,可将渗漏分为轻微渗水、线状渗流和集中涌水三类。对于轻微渗水,通常表现为桩缝处有少量水珠渗出,此时可采用双快水泥封堵或注浆法进行局部处理。具体操作时,应先清理渗水区域,用速凝水泥沿锁口缝隙涂抹封堵,再辅以低压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增强止水效果。该方法施工简便、成本较低,适用于早期发现的小范围渗漏。
当出现线状渗流,即沿桩体接缝持续流水时,说明锁口密封已严重失效。此时应优先采用高压旋喷注浆或袖阀管注浆技术,在钢板桩外侧形成一道连续的止水帷幕。注浆压力应控制在0.5~1.5MPa之间,浆液配比建议采用水灰比0.8:1~1:1的水泥浆,并掺入3%~5%的水玻璃以加快凝结速度。注浆孔布置应呈梅花形,间距1.0~1.5米,深度需穿透软弱土层并进入相对隔水层不少于1米,确保止水帷幕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对于最严重的集中涌水情况,往往伴随着泥沙夹带,极易引发流砂和基坑失稳。此类情况必须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首先在涌水点附近堆填砂袋或抛投块石进行反压,防止水土流失扩大;随后采用冻结法或深层搅拌桩先行加固周边土体,再实施高压化学灌浆(如聚氨酯或丙烯酸盐类)进行快速堵漏。这类高分子材料具有膨胀性强、抗渗性好、适应变形能力强等特点,能在短时间内形成弹性密封体,有效封闭大流量渗漏通道。
除应急处理外,预防性措施同样不可忽视。施工单位应在打桩阶段严格落实“跳打法”或“屏风式打桩”工艺,避免单侧连续施打造成土体挤压不均;每根桩打入后应及时检查其垂直度和锁口咬合情况,发现偏差立即纠正。同时,建议在钢板桩锁口处预先涂抹专用止水膏或沥青胶泥,增强接口密封性能。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应建立全天候监测系统,包括地下水位观测井、桩体位移传感器和周边建筑物沉降点,一旦发现异常数据,立即组织专家会诊并采取干预措施。
最后,广州市相关主管部门应推动建立统一的拉森钢板桩施工与渗漏治理技术标准,明确设计、施工、监理各方责任,强化过程监管。鼓励企业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如超声波锁口检测仪、红外热成像渗漏定位系统等,提升问题识别的精准度。同时,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培训和案例交流,推广成功经验,杜绝同类事故重复发生。
综上所述,广州地区拉森钢板桩施工中的渗漏问题虽常见但可控。只有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从材料选用、施工工艺到后期维护全过程落实规范化管理,才能真正实现基坑工程的安全、高效与可持续发展。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