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建筑工地临时用房的建设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在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施工环境复杂、土地资源紧张,如何安全、高效地搭建临时用房成为工程建设管理中的重要课题。近年来,随着拉森钢板桩技术的广泛应用,其在基坑支护、临时围挡以及临时用房基础支撑等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然而,针对“拉森钢板桩用于施工临时用房”的具体规范尚缺乏系统性的指导文件,因此有必要结合现行国家和地方标准,梳理并明确相关技术要求与管理措施。
首先,应明确拉森钢板桩在临时用房中的应用定位。通常情况下,拉森钢板桩并非直接作为临时用房的墙体结构使用,而是作为地基加固、边坡支护或防洪挡土结构的一部分,为临时用房提供稳定的基础支撑。尤其在广州地区,地下水位较高、地质条件多为软土或淤泥质土,若临时用房建于基坑边缘或低洼地带,必须采取有效的地基处理和侧向支护措施。此时,采用拉森钢板桩进行打桩围护,可有效防止土体滑移、地下水渗入及地基沉降,保障临时用房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在施工前,必须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以及《广东省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等相关标准,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荷载计算。设计方案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完成,并经专家论证后方可实施。对于采用拉森钢板桩作为支护结构的临时用房区域,需根据房屋荷载、使用周期、周边环境等因素合理选择钢板桩型号(如U型或Z型),确定打入深度、间距及是否设置内支撑或锚杆系统。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循规范操作流程。钢板桩的沉桩宜采用振动锤或静压设备,避免对周边已有建筑物造成扰动。沉桩顺序应从远离敏感区域的一侧向另一侧推进,确保受力均匀。接头处应保证密封性,必要时进行焊接或止水处理,以防雨水或地下水沿缝隙渗入影响地基稳定性。同时,在钢板桩围护区域内回填时,应选用级配良好的砂石材料并分层夯实,确保基础承载力满足临时用房的结构需求。
临时用房本身的结构选型也应与钢板桩支护系统协调一致。推荐采用轻钢结构活动板房,因其自重轻、安装快捷、可重复利用,且对地基压力较小,适合与钢板桩共同构成稳定的临时设施体系。板房基础可采用混凝土条形基础或预制基础块,置于经过处理的回填土层之上,并通过预埋件与钢板桩适当连接,增强整体抗倾覆能力。此外,应在板房周边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防止积水浸泡导致地基软化。
安全管理方面,施工单位须建立健全的监测制度。在临时用房投入使用期间,应对钢板桩的位移、倾斜、裂缝等情况进行定期巡查,特别是在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前后加强观测。一旦发现异常沉降或变形超出预警值(一般水平位移不超过30mm,竖向沉降不超过20mm),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疏散人员并组织加固或拆除。
此外,还需注意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要求。钢板桩施工产生的噪声、振动应控制在《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规定范围内,夜间作业需办理相关许可。废弃的钢板桩应及时回收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最后,临时用房及其支护系统的拆除也应有序进行。原则上应在工程竣工、正式用房启用后方可拆除。拆除顺序应逆向操作:先拆板房结构,再逐步拔除钢板桩,拔桩时应采取跳拔方式并及时对空隙进行注浆填充,防止地面塌陷。
综上所述,广州地区在施工临时用房建设中合理应用拉森钢板桩,不仅能够提升场地安全性与施工效率,还能适应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实际需求。但必须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相关技术规范,强化全过程设计、施工与监管,确保临时设施在整个使用周期内的稳定可靠。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施工现场临时用房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为建筑工程的整体顺利推进提供坚实保障。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