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的城市建设中,随着地下空间开发的不断深入,基坑支护工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拉森钢板桩作为一种高效、经济且可重复使用的支护结构,在广州地区的深基坑、河道整治、地铁车站及地下管廊等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永久性支护场景下,如何确保拉森钢板桩施工的安全性、耐久性和合规性,已成为工程建设各方关注的重点。为此,结合国家相关规范、地方标准以及实际工程经验,广州地区在拉森钢板桩用于永久支护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施工与管理规范。
首先,材料选择是确保拉森钢板桩永久支护性能的基础。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和《热轧钢板桩》(GB/T 20933)的要求,用于永久支护的拉森钢板桩必须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钢材,通常选用Q235或Q355等级的低碳合金钢。钢板桩的截面尺寸、锁口精度、抗弯强度和防腐性能均需满足设计要求。在广州高湿度、高盐分的沿海环境中,防腐处理尤为关键。一般要求对钢板桩进行热浸镀锌处理或涂覆高性能防腐涂层,并在接缝处采取密封措施,以防止地下水侵蚀导致结构劣化。
其次,施工工艺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执行。在打桩前,需完成详细的地质勘察和支护结构设计,明确钢板桩的入土深度、排列间距、支撑系统布置等参数。打桩设备宜选用液压振动锤,避免使用冲击锤造成锁口损伤。施工过程中应控制打桩速率和垂直度,确保桩体倾斜偏差不超过1/150,相邻桩之间的锁口连接紧密,防止渗水和土体流失。对于超长或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钢板桩施工,可采用预钻孔辅助沉桩技术,但须严格控制钻孔直径和深度,避免扰动周边土体。
在连接与支撑方面,永久性支护体系通常需要设置多道内支撑或锚索系统。支撑结构应与钢板桩有效连接,常用形式包括H型钢围檩与斜撑、混凝土冠梁与锚杆等。所有连接节点必须进行焊接或高强度螺栓固定,并按设计要求进行防腐处理。支撑安装应在开挖至相应标高后及时施作,遵循“先撑后挖”的原则,防止基坑失稳。同时,支撑系统的拆除也需按序进行,避免突卸荷载引发结构变形。
监测与维护是保障永久支护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GB 50497),在钢板桩支护投入使用后,应建立长期监测机制,重点监测桩体位移、支撑轴力、地下水位及周边建筑物沉降等参数。监测频率初期宜为每日一次,后期可逐步调整为每周或每月,发现异常应及时预警并采取加固措施。此外,定期检查钢板桩表面腐蚀情况、锁口密封性能及连接节点状态,必要时进行补漆或局部更换,确保其服役寿命达到设计年限(通常为50年及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市住建部门近年来加强了对永久性支护工程的监管力度,明确要求涉及拉森钢板桩永久使用的项目必须提交专项施工方案并通过专家论证。设计单位需提供完整的耐久性评估报告,施工单位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施工经验,监理单位则应对材料进场、施工过程和验收环节实施全过程监督。竣工后,相关资料应纳入工程档案,作为后期运维管理的依据。
综上所述,广州地区在拉森钢板桩用于永久支护的实践中,已建立起涵盖材料、设计、施工、监测与管理的全链条技术规范体系。这不仅提升了基坑工程的安全水平,也为城市地下空间的可持续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引入,如复合型防腐技术、智能监测系统等,拉森钢板桩在永久支护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可靠。各参建单位应持续强化规范意识,推动技术创新,共同提升广州城市建设的质量与安全标准。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