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深基坑工程中,广州地区的拉森钢板桩施工因其高效、可重复利用以及良好的止水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地铁、地下管廊、桥梁围堰等工程领域。然而,随着施工环境的复杂化和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何规范拉森钢板桩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尤其是安全网的设置与管理,已成为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安全和工程顺利推进的重要环节。
首先,安全网作为施工现场高空作业和临边防护的核心设施之一,在拉森钢板桩施工过程中承担着防止人员坠落、物体掉落伤人等关键功能。根据《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及《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的相关规定,所有高度超过2米的作业面均应设置符合标准的安全防护设施。在拉森钢板桩打设、接长、拆除等作业环节中,尤其是在深基坑边缘或水上平台施工时,必须在临空侧、操作平台周边以及可能产生坠落风险的区域安装安全平网或立网。
安全网的选型应符合国家标准《安全网》(GB 5725-2009)的要求,优先选用阻燃型密目式安全立网或安全平网,网目密度不得低于2000目/100cm²,且具备良好的抗冲击性能。在实际施工中,安全网的安装需由专业架子工进行,并经过项目安全管理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安装时应确保安全网紧绷、无破损、无松脱,与支撑结构连接牢固,严禁使用铁丝绑扎代替专用卡扣,避免因连接不牢导致防护失效。
在拉森钢板桩施工过程中,常见作业场景包括:钢板桩吊装、振动锤打设、锁口对接、焊接加固以及后期拔除等。这些工序多涉及高空作业和交叉施工,极易发生工具、材料坠落或人员失稳的情况。因此,必须在作业平台下方设置双层安全平网,首层距地面或下层作业面不超过3米,第二层间隔不超过10米,形成有效的立体防护体系。同时,在钢板桩围护结构顶部沿基坑周边连续设置防护栏杆,栏杆高度不低于1.2米,并加挂密目式安全立网,实现“临边有栏、洞口有盖、作业有网”的三重防护机制。
此外,针对广州地区多雨、高温、台风频发的气候特点,安全网的日常维护尤为重要。施工单位应建立定期检查制度,每周至少对安全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重点查看是否有腐蚀、老化、断裂、积物堵塞等情况。特别是在暴雨或大风天气过后,必须立即组织专项排查,及时更换受损网片,清理网上堆积的杂物,防止因负重过大导致整体脱落。同时,应在安全网明显位置悬挂检查记录牌,注明安装日期、责任人及下次检查时间,实现可追溯管理。
在安全管理责任方面,项目部应明确安全网管理的责任分工,由专职安全员负责监督落实,技术负责人编制专项防护方案,施工班组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所有参与拉森钢板桩施工的人员必须接受岗前安全教育培训,了解安全网的作用、禁止随意拆除或破坏防护设施的规定,并掌握应急逃生和救援知识。对于违反安全规定的个人或班组,应依据项目安全奖惩制度严肃处理,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智慧工地建设的推进,部分广州重点工程已开始引入智能监控系统,通过在安全网关键节点安装传感器,实时监测网体受力、变形情况,并结合视频监控实现动态预警。这类技术手段不仅提升了安全管理水平,也为传统防护设施的科学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持。
综上所述,广州拉森钢板桩施工中的安全网设置并非简单的物理屏障,而是集设计、安装、检查、维护于一体的系统性工程。只有严格遵循国家和地方相关规范,结合现场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护方案,强化全过程管控,才能真正筑牢安全生产防线,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工程建设的平稳推进。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安全施工不仅是法律要求,更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唯有将安全理念贯穿于每一个细节,方能实现工程建设与人文关怀的和谐统一。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