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拉森钢板桩因其高强度、可重复使用、施工便捷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基坑支护、河道护岸、地下连续墙等工程领域。广州作为中国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近年来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各类深基坑工程日益增多,拉森钢板桩施工也愈发普遍。然而,伴随着施工频率的提升,施工安全问题也逐渐凸显,尤其是在高空作业和临边作业过程中,安全带的正确使用成为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的关键环节。
根据国家《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以及《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的相关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及以上进行的作业,均属于高处作业,必须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带。在拉森钢板桩施工过程中,打桩机操作、钢板桩吊装、接桩焊接、围檩安装等工序常涉及高空或临边作业,作业人员极易因失稳、滑倒或设备故障发生坠落事故。因此,严格遵守安全带使用规范,是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核心措施之一。
首先,安全带的选择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施工现场应使用经过认证的全身式双钩五点式安全带,具备防坠落功能,并配有缓冲包和可调节长度的挂绳。严禁使用劣质、破损或过期的安全带。安全带的材质应具备良好的抗拉强度和耐腐蚀性能,以适应广州潮湿多雨的气候环境。同时,安全带必须具备清晰的产品标识、合格证及检测报告,确保其质量可追溯。
其次,安全带的正确佩戴至关重要。作业人员在登高前必须按照规范步骤穿戴安全带:先将肩带、胸带、腰带和腿带调整至合适松紧度,确保各部件牢固贴合身体但不压迫血液循环;连接主钩时应采用“高挂低用”原则,即将安全带的挂点固定在作业人员上方的可靠锚固点上,如钢平台、专用生命线系统或经计算确认的结构构件上。严禁将安全带挂在活动部件、临时支架或未固定的钢板桩上,以防锚固失效导致坠落。
在拉森钢板桩施工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包括:作业平台狭窄、钢板桩边缘锋利、风力较大影响稳定性等。因此,施工单位必须设置专门的生命线系统(Horizontal Lifeline System),为多名作业人员提供连续的挂点支持。生命线应由专业单位设计安装,材料选用不锈钢钢丝绳或合成纤维缆索,两端锚固点需经过结构验算,确保在突发坠落情况下能承受足够的冲击荷载。此外,生命线应定期检查张紧度和磨损情况,发现异常立即更换。
同时,施工现场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项目部应组织专项安全培训,确保每位参与拉森钢板桩施工的人员掌握安全带的正确使用方法、检查要点及应急处置流程。每日开工前,班组长应对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用品进行检查,重点查看安全带是否有断裂、磨损、金属件锈蚀等情况,发现问题立即更换。安全员应加强巡查,对违规行为及时纠正并记录在案,形成闭环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施工人员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就几分钟,不用系安全带”或“下面有人看着,不会出事”,这种麻痹思想是安全事故的重要诱因。企业应通过案例教育、警示教育片播放等方式强化安全意识,营造“人人讲安全、事事重防护”的文化氛围。对于屡次违反安全规定的人员,应采取停工教育、经济处罚甚至清退处理,坚决杜绝习惯性违章。
此外,随着智能化施工的发展,广州部分重点工程已开始试点应用智能安全带监测系统。该系统可通过内置传感器实时监控安全带佩戴状态、挂点位置及坠落报警信息,并将数据上传至项目管理平台,实现远程监管与预警。这一技术手段的引入,不仅提升了安全管理效率,也为传统安全措施提供了有力补充。
总之,在广州拉森钢板桩施工中,安全带的规范使用是保障高空作业安全的基础防线。只有从选型、佩戴、锚固、管理到技术升级等各个环节全面落实安全要求,才能有效防范高处坠落风险,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工程的顺利推进。各参建单位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将安全带管理纳入日常安全生产体系,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为城市建设保驾护航。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