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拉森钢板桩因其高强度、施工便捷和可重复使用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基坑支护、河道围堰、地下管廊等工程领域。广州作为我国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各类深基坑工程频繁使用拉森钢板桩技术。然而,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涉及焊接、切割、临时用电及易燃材料堆放等作业环节,存在一定的火灾风险。因此,制定并严格执行“广州拉森钢板桩施工火灾应急规范”,对保障施工安全、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施工现场应建立健全的消防安全责任体系。施工单位必须明确项目经理为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设立专职或兼职消防管理员,负责日常防火巡查、隐患排查与应急组织工作。所有参与拉森钢板桩施工的人员,包括焊工、电工、机械操作员等,均须接受岗前消防安全培训,掌握基本的火灾预防知识和初期灭火技能,并熟悉现场疏散路线和应急预案流程。
其次,施工现场应严格按照国家《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及相关地方标准进行布局管理。氧气瓶、乙炔瓶等易燃易爆气瓶应分库存放,间距不小于5米,且远离明火作业点至少10米以上;气瓶应配备防震圈、安全帽和防晒设施,使用时必须直立固定,严禁卧放或暴晒。焊接、切割等动火作业前,必须办理动火审批手续,清理周围可燃物,配备灭火器材,并安排专人监护。动火结束后,监护人员需继续观察30分钟以上,确认无遗留火种后方可离开。
施工现场应合理配置消防设施与器材。每500平方米至少配备一组灭火器(不少于2具4kg干粉灭火器),重点区域如配电箱、焊机集中区、材料堆放区应加密设置。临时宿舍、办公区严禁使用大功率电器,线路敷设应穿管保护,不得私拉乱接。工地应设置临时消防水源,结合市政供水或设置蓄水池,确保消防用水压力和流量满足扑救初期火灾的需求。同时,应在显眼位置张贴消防平面图、疏散指示标志和报警电话,确保信息畅通。
针对拉森钢板桩施工特点,应制定专项火灾应急预案。预案应包括火灾风险识别、应急组织架构、报警程序、初期火灾扑救措施、人员疏散方案、伤员救护流程以及与外部救援力量(如119消防队、医院)的联动机制。预案需定期组织演练,每年不少于两次,尤其在项目开工初期和重大节日前必须开展实战演练,提升全员应急反应能力。演练后应进行评估总结,持续优化预案内容。
一旦发生火灾,现场人员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发现火情者应第一时间呼喊示警,并就近使用灭火器控制火势;同时迅速向项目负责人报告,由其决定是否拨打119报警。若火势无法控制,应立即启动疏散程序,按照预定路线有序撤离至安全集合点,清点人数,防止遗漏。在等待消防队到达期间,应急小组应利用现场消防设施进行扑救,切断电源、气源,防止火势蔓延至邻近作业区或周边建筑。对于因火灾导致的结构安全隐患,特别是已打入地下的钢板桩支撑体系受损情况,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评估稳定性,避免次生事故发生。
此外,广州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潮湿,雷雨频繁,电气设备易受潮短路,增加了火灾风险。因此,施工单位应加强季节性防范措施,定期检查电气线路绝缘性能,及时更换老化设备,雷雨天气尽量避免露天电焊作业。同时,应密切关注气象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防暑降温和防雷防火准备。
最后,政府监管部门应加强对拉森钢板桩施工项目的消防安全监督检查,将消防管理纳入日常质量安全巡查内容。对未落实动火管理制度、消防设施缺失或应急演练流于形式的单位,依法依规予以处罚,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到位。
综上所述,广州拉森钢板桩施工火灾应急规范不仅是技术要求,更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制度建设、教育培训、设施保障和应急演练多管齐下,才能有效防控火灾风险,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可控,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