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河道整治工程中,拉森钢板桩因其良好的抗渗性、施工便捷性和可重复使用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基坑支护、围堰工程以及临时挡土结构中。广州作为我国南方重要的沿海城市,水系发达,河网密布,城市建设频繁涉及临水、涉水工程,因此在拉森钢板桩施工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水务监督与管理,确保施工活动不对水环境、防洪安全及周边生态造成负面影响。为此,广州市结合本地水文特征和城市治理要求,逐步建立并完善了“拉森钢板桩施工水务监督检查规范”,为相关工程提供了科学、系统的监管依据。
首先,规范明确了适用范围。该规范适用于广州市行政区域内所有涉及河道、湖泊、水库、排水渠等水域的拉森钢板桩施工作业,包括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中的临时或永久性钢板桩工程。凡是在水域管理范围内进行打桩、拔桩、围堰搭建等作业,均需依法依规办理水务审批手续,并接受水务主管部门的全过程监督。
在施工前期,规范强调“源头管控”。施工单位必须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水务保护专项措施,内容应包括钢板桩的型号选择、布置形式、打入深度、对水流的影响评估、防渗漏措施以及应急预案等。方案须经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审核,并报属地水务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或审批。对于可能影响行洪、排涝或水质的项目,还需开展水动力模拟分析,必要时组织专家评审,确保技术可行、风险可控。
施工过程中,规范要求实施“全过程动态监管”。水务部门通过定期巡查、突击检查和信息化监控相结合的方式,重点检查以下内容:一是是否按审批方案施工,是否存在擅自变更桩位、加长桩体或扩大作业范围的行为;二是施工期间是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油污、泥浆、建筑垃圾进入水体,现场是否配备防污围挡、沉淀池和应急吸油毡等设施;三是打桩和拔桩作业是否避开汛期或敏感生态期,减少对水生生物的干扰;四是是否设置实时水位、流速监测点,及时掌握施工对周边水文条件的影响。
此外,规范特别关注对防洪排涝功能的保障。拉森钢板桩若设置在河道管理范围内,不得压缩过水断面,影响行洪能力。原则上,钢板桩围堰不得阻断主河槽,确需临时占用的,必须提供替代过流通道,并确保其过水能力不低于原状。同时,围堰结构应具备足够的抗冲刷能力和稳定性,防止因水流冲击导致溃堰,引发次生灾害。
在环境保护方面,规范提出严格要求。施工产生的废水必须经过多级沉淀处理后方可排放,严禁直排入河;机械用油需设专用储油区,防止泄漏污染水体;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清除残留钢板桩及附属构件,恢复岸线原貌。对于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湿地公园或生态敏感区的项目,还应增加生态补偿措施,如投放鱼苗、种植水生植物等,以修复可能造成的生态扰动。
为提升监管效能,广州市推动智慧水务建设,鼓励在大型或重点涉水工程中安装视频监控、水质在线监测和远程数据传输系统,实现施工过程可视化、数据可查化。水务部门可通过监管平台实时掌握工地动态,发现问题即时预警、快速处置,提高执法响应速度和精准度。
最后,规范强化了责任追究机制。对未批先建、违规施工、造成水体污染或影响防洪安全的行为,水务主管部门将依法责令停工整改,并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同时,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将违法行为纳入诚信记录,影响其后续参与政府项目的资格。
综上所述,“广州拉森钢板桩施工水务监督检查规范”不仅体现了对水资源和水生态的高度负责,也反映了城市精细化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制度化、标准化、智能化的监管手段,既保障了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又守住了水安全与水环境的底线。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管理经验积累,该规范还将持续优化,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和韧性城市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