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水利、市政及桥梁工程建设中,围堰施工是保障水下作业安全与质量的重要环节。广州作为我国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其基础设施建设频繁,尤其是在珠江流域及城市内河涌整治项目中,拉森钢板桩因其强度高、止水性好、施工便捷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时挡土和防渗围护结构。为确保拉森钢板桩围堰在使用期间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耐久性,制定并执行科学合理的施工与保修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在施工阶段,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标准进行操作。施工前应完成详细的地质勘察与水文分析,评估地基承载力、地下水位变化以及周边环境对围堰的影响。钢板桩的选型应根据工程深度、土层性质和荷载要求确定,通常采用U型或Z型拉森钢板桩,材质需符合国家标准GB/T 700中的Q235B或更高强度等级。进场材料须提供出厂合格证和第三方检测报告,严禁使用锈蚀严重或变形的桩体。
打桩过程中,推荐采用振动锤沉桩法,优先选用液压高频振动锤以减少对周围建筑物的扰动。施工时应控制沉桩速度和垂直度,确保桩体倾斜率不超过1/100,相邻桩之间的锁口连接应严密无缝,防止渗漏。对于复杂地质条件区域,可结合预钻孔或注浆加固措施辅助沉桩。同时,应设置监测点实时监控桩顶位移、倾斜及周边地表沉降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停工排查。
围堰形成后,内部抽水作业应分阶段缓慢进行,避免因内外压力差过大导致结构失稳。抽水过程中需持续观测钢板桩的变形、支撑系统的工作状态以及渗水情况。若出现轻微渗漏,可通过锁口注浆、外部压密注浆或内部封堵等方式处理;若发生明显变形或位移,则应立即回灌水并组织专家会诊,采取加固措施。
在保修期内,施工单位应对围堰结构实行定期巡检制度。一般情况下,保修期自围堰投入使用之日起不少于6个月,重大工程可延长至12个月。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全面检查,重点内容包括:钢板桩是否有局部腐蚀、裂纹或锁口松脱;支撑体系(如钢围檩、对撑、角撑)是否完好,螺栓有无松动;基坑底部是否存在管涌、流砂现象;排水系统是否畅通等。所有检查结果应形成书面记录,并由责任人签字存档。
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应遵循“及时响应、科学处置”的原则进行维修。对于轻度锈蚀部位,应先除锈后涂刷防腐涂料,涂层厚度不得低于150μm;对于锁口漏水,可采用聚氨酯密封胶或橡胶条嵌填;若出现局部桩体损坏影响整体稳定性,应考虑补打加强桩或设置临时支撑。所有维修作业均应在确保人员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并经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此外,施工现场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配备足够的抢险物资,如沙袋、水泵、应急支撑构件等。一旦发生突发险情,如围堰倾斜、大量渗水或坍塌征兆,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疏散人员,切断电源,并通知相关主管部门到场处置。
值得注意的是,拉森钢板桩围堰虽为临时结构,但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顺利推进和周边公共安全。因此,不仅要在施工和保修阶段严格管理,还应强化参建各方的责任意识。建设单位应委托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关键节点的结构安全性评估;监理单位须全程旁站监督,确保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施工单位则应加强技术人员培训,提升现场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广州地区在应用拉森钢板桩施工围堰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相关技术规程,从材料进场、施工工艺、过程监控到后期维护形成闭环管理体系。唯有如此,才能有效保障围堰结构在整个服役周期内的安全可靠,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推动工程建设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