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广州作为我国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其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在深基坑支护、河道围堰、临时挡土墙等工程中,拉森钢板桩作为一种高效、可重复利用的临时结构材料,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由于施工环境复杂、地质条件多变以及使用周期短等特点,拉森钢板桩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后期保修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广州拉森钢板桩施工临时结构保修规范”具有现实意义和工程价值。
首先,应明确拉森钢板桩施工临时结构的定义与适用范围。该类结构主要用于基坑开挖、抢险工程、临时围护及水下作业等场景,具有安装快捷、密封性好、可回收再利用等优点。根据广州市地质特点,尤其是软土地基分布广泛的情况,拉森钢板桩常用于深度5至12米的基坑支护工程。因此,本规范适用于广州市行政区域内所有采用拉森钢板桩作为临时支护或围护结构的建设工程,涵盖设计、施工、监测、维护及拆除全过程。
在材料选择方面,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现行标准《热轧钢板桩》(GB/T 20933)及相关技术规程。钢板桩型号应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水文条件、荷载要求及施工工艺合理选型,常用型号包括PU型、Z型等。所有进场材料须提供出厂合格证、材质检测报告,并进行现场抽样复检,确保屈服强度、抗拉性能、锁口尺寸等关键指标符合设计要求。严禁使用变形、锈蚀严重或锁口损坏的旧桩。
施工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沉桩前需完成测量放线、场地平整及地下障碍物探测工作。推荐采用静压植桩机或液压振动锤进行沉桩作业,减少对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影响。对于邻近敏感建筑区域,应实施低噪声、低振动施工工艺,并设置实时监测系统。沉桩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1/100,桩体对接处应严密贴合,锁口应涂抹专用润滑防腐油脂以增强止水效果和便于后续拔除。
在结构使用阶段,必须落实定期巡检制度。施工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日常巡查,重点检查桩体是否有倾斜、位移、锁口渗漏、连接节点松动等情况。同时,结合自动化监测手段,对基坑侧向位移、地下水位、支撑轴力等关键参数进行连续监控,数据异常时应及时预警并启动应急预案。一般情况下,巡检频率不应低于每周两次;遇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应增加巡检频次。
关于保修责任期的界定,建议自拉森钢板桩完成安装并通过验收之日起计算,至结构安全拆除且场地恢复原状为止,原则上不少于6个月。在此期间,若因施工质量缺陷导致结构失稳、漏水、倒塌等问题,施工单位应承担全部维修或加固责任。保修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桩体补强、锁口封堵、支撑系统修复、排水系统维护等。对于非人为因素造成的自然损耗,如轻微锈蚀、涂层脱落,应在合理范围内予以免责,但需做好记录和防护措施。
此外,拆除阶段同样属于保修范畴。拔桩作业应采用专用设备,避免强行撬动造成桩体损伤或周围土体扰动。拔出后的钢板桩应及时清理、校正、防腐处理,并分类存放,为后续周转使用创造条件。对于无法修复的报废桩体,应按照环保要求进行处置,防止二次污染。
最后,为保障规范的有效实施,建议由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牵头,联合行业协会、设计单位、施工企业及第三方检测机构,建立统一的技术指导与监督机制。通过组织培训、发布典型案例、开展专项检查等方式,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责任意识。同时,推动将拉森钢板桩施工纳入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实现全过程数字化监管。
综上所述,制定并推行“广州拉森钢板桩施工临时结构保修规范”,不仅是保障城市工程建设安全的必要举措,也是提升施工标准化、绿色化水平的重要抓手。唯有从材料、施工、运维到拆除全链条加强管理,才能真正发挥拉森钢板桩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助力广州打造更加安全、高效、可持续的城市发展环境。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