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州的各类基坑支护、河道围堰、临时挡土墙等工程中,拉森钢板桩因其施工便捷、可重复使用、强度高等优点被广泛采用。随着租赁模式在建筑行业的普及,越来越多施工单位选择通过租赁方式获取钢板桩,以降低一次性投入成本。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关于桩体锁口润滑责任归属问题常常引发争议,成为租赁双方矛盾的焦点之一。
所谓“锁口润滑”,是指在钢板桩插打和拔除前,对桩体之间的连接锁口部位涂抹专用润滑油脂,以减少锁口间的摩擦阻力,防止锁口变形、卡死或咬合不严等问题。良好的锁口润滑不仅能提高施工效率,还能有效延长钢板桩的使用寿命,避免因锁口损坏导致整根桩报废。因此,这一环节在钢板桩使用过程中至关重要。
但在租赁合同中,若未明确约定锁口润滑的责任方,极易产生推诿。目前广州市场上的钢板桩租赁单位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专业租赁公司,提供“桩+服务”一体化方案;另一类则是仅提供桩体租赁,施工、维护、保养均由承租方负责。对于前者,润滑工作往往包含在服务范围内;而对于后者,责任划分则模糊不清。
从法律角度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零三条规定:“租赁合同是出租人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使用、收益,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这意味着出租人有义务保证租赁物在交付时处于适租状态,而承租人则负有合理使用和返还时保持基本完好的责任。据此,锁口润滑责任应分阶段界定:
交付阶段:出租方应在交付钢板桩时确保锁口清洁、无变形,并完成首次润滑处理,使桩体具备可正常插打的基本条件。这是保障租赁物“适租性”的体现。若交付时锁口干涩、锈蚀严重或已有损伤,承租方可拒绝接收或要求修复。
使用阶段:在施工现场,钢板桩需多次插打、拔除,尤其是在复杂地质条件下,锁口易受泥沙、碎石挤压,润滑层易被破坏。此时的日常维护和重复润滑应由承租方负责。因为施工环境、工艺流程、操作规范均由承租方掌控,出租方无法实时介入现场管理。若因未及时润滑导致锁口卡死、变形甚至断裂,责任应由使用方承担。
归还阶段:承租方在归还钢板桩时,应确保桩体基本清洁、锁口无严重损伤。若因长期未润滑造成大面积锁口磨损或粘连,出租方有权要求赔偿或扣除押金。但若损伤属于正常损耗范围,且承租方能提供润滑记录(如施工日志、油脂采购凭证等),则不应追究其过度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广州部分租赁企业在合同中采用格式条款,将“所有维护保养责任”一概推给承租方,这种做法虽便于管理,但存在法律风险。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六条,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权利义务,不合理免除自身责任、加重对方责任的条款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为了避免纠纷,建议租赁双方在签订合同时明确以下内容:
此外,行业协会也应发挥引导作用。广州市建设工程安全协会、钢结构协会等组织可牵头制定《拉森钢板桩租赁服务指引》,对锁口润滑、运输保护、堆放规范等常见问题提出标准化建议,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综上所述,拉森钢板桩锁口润滑责任并非单一归属于某一方,而应根据租赁阶段、合同约定及实际使用情况综合判断。出租方保障“初始适租”,承租方负责“过程维护”,双方协同配合,才能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与风险合理分担。在广州城市建设持续提速的背景下,厘清此类细节责任,不仅有助于减少经济纠纷,更能提升工程安全水平与施工效率,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保驾护航。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