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城市中心区域进行基坑支护施工,尤其是在广州越秀区这类人口密集、交通繁忙、空间受限的老旧城区,常常面临施工场地狭窄、周边建筑物密集、地下管线复杂等挑战。拉森钢板桩作为一种高效、可重复使用的支护结构,在此类工程中应用广泛。然而,在狭窄场地条件下实施拉森钢板桩施工,设备调度成为影响施工效率与安全的关键因素。因此,科学合理的设备调度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应充分掌握现场实际情况,做好前期勘察与规划。越秀区作为广州的老城区,道路宽度普遍较窄,部分施工点临近历史建筑或居民楼,施工空间极为有限。施工单位需提前对施工区域进行详细测量,明确可用作业面范围、临时堆场位置及进出通道。同时,结合地质勘察报告,了解土层分布、地下水位及周边既有结构基础情况,为设备选型和运行路线设计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制定详细的设备进场计划和施工流程图,确保各工序衔接顺畅。
其次,合理选择施工设备是实现高效调度的前提。在狭窄场地中,大型打桩机往往难以展开作业,因此应优先选用小型化、灵活性高的振动锤配合履带式或轮式吊车进行施工。例如,采用高频液压振动锤不仅噪音低、振动小,适合城市环境,而且对钢板桩的打入精度控制更为精准。同时,应根据钢板桩长度和入土深度合理匹配振动锤功率,避免因动力不足导致施工中断或设备损坏。对于运输车辆,宜采用小型平板车或电动叉车进行材料转运,减少对周边交通的影响。
第三,优化设备运行路径与作业顺序至关重要。由于场地受限,设备移动空间小,若调度不当极易造成相互干扰甚至安全事故。建议采用“分段施工、流水作业”的模式,将整个基坑划分为若干施工段,按序推进。每完成一段钢板桩施打后,立即进行支撑安装或土方开挖,腾出作业面供下一段使用。设备运行路线应尽量设置为单向循环,避免交叉作业。可在地面标示清晰的行车导引线,并安排专人指挥协调,确保吊车、运输车、打桩机等设备各行其道、有序运作。
此外,加强现场信息化管理有助于提升调度效率。可通过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建立三维施工模拟,预演设备运行轨迹与作业流程,提前发现潜在冲突点并优化方案。同时,利用监控系统实时掌握施工现场动态,结合GPS定位对关键设备进行追踪管理,实现可视化调度。一旦出现突发状况,如设备故障或交通堵塞,管理人员可迅速调整计划,最大限度减少延误。
安全管控也是设备调度不可忽视的一环。在越秀区这样的高密度城区施工,必须严格控制振动、噪音和扬尘,防止对周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打桩作业应尽量避开夜间和午休时段,并采取隔音屏障、洒水降尘等措施。所有设备操作人员须持证上岗,定期接受安全培训。特别是在吊装钢板桩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十不吊”规定,确保吊具完好、信号明确、作业半径内无人员滞留。
最后,应注重与其他参建单位的协同配合。越秀区项目往往涉及市政、电力、通信等多个部门,地下管线错综复杂。施工前应组织多方交底会议,确认管线迁改情况,并在设备调度中预留足够避让空间。对于共用通道的交叉施工,应建立统一协调机制,通过错峰作业、共享资源等方式提高整体效率。
综上所述,在广州越秀区狭窄场地实施拉森钢板桩施工,设备调度是一项系统性、精细化的工作。只有通过科学规划、合理选型、优化流程、强化管理和多方协作,才能有效克服空间限制,保障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随着城市更新进程加快,此类技术经验的积累与推广,将为今后类似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