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现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尤其是在深基坑支护、河道围堰及地下结构施工等工程领域,拉森钢板桩因其良好的抗弯性能、施工便捷性和可重复使用性,得到了广泛应用。广州作为中国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其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位普遍较高,因此在拉森钢板桩施工过程中,抗渗性能的保障显得尤为关键。为确保工程安全与耐久性,必须对钢板桩的抗渗性能进行科学、系统的测试。本文将围绕广州地区拉森钢板桩施工中抗渗性能测试的技术要点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明确抗渗性能测试的目的至关重要。拉森钢板桩在实际应用中主要承担挡土和止水双重功能,尤其在广州软土、砂层广泛分布的地质条件下,若钢板桩接缝或整体结构存在渗漏风险,极易引发基坑涌水、周边地层沉降甚至坍塌等严重事故。因此,抗渗性能测试的核心目标是验证钢板桩墙体在设计水头压力下的密封性,确保其能够有效阻隔地下水渗透,保障施工安全和周边环境稳定。
在测试前的准备工作阶段,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所用拉森钢板桩的材质、型号、锁口加工精度进行严格检验,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GB/T 20933—2014《热轧U型钢板桩》);二是对施工工艺进行优化,特别是锁口连接处的处理,建议采用专用锁口润滑剂并配合高频振动锤精确沉桩,以减少锁口错位和变形,提升整体密封性;三是对现场地质条件进行详细勘察,掌握地下水位、土层渗透系数及承压水层分布情况,为后续测试方案的设计提供依据。
抗渗性能测试通常采用“静水压力法”或“注水试验法”。其中,静水压力法适用于已闭合的钢板桩围堰结构。具体操作是在围堰内抽水形成内外水位差,模拟实际工作状态下的水压力,观察围堰外侧是否有渗漏现象。测试时应分级加压,每级稳压时间不少于30分钟,并安排专人定时巡查桩体接缝、转角及锁口部位,记录渗水量和渗水位置。当连续两小时无明显渗漏且总渗水量低于设计允许值时,可判定抗渗性能合格。
注水试验法则多用于未完全闭合或局部区段的测试。该方法通过在钢板桩墙体一侧注水,形成一定高度的水柱,利用水压检测锁口连接的密封性。测试过程中需注意控制注水速度,避免因压力骤增导致锁口变形。同时,应在另一侧设置观测井或渗流监测点,实时测量地下水位变化和渗流量,结合达西定律计算等效渗透系数,评估整体防渗效果。
在测试过程中,还需特别关注以下技术细节:第一,对于转角、T型连接或与其他支护结构(如混凝土灌注桩)交接部位,这些区域往往是渗漏高发区,应加强密封处理并作为重点监测对象;第二,广州地区雨季频繁,测试应尽量避开强降雨天气,防止地表水干扰测试结果;第三,测试期间应同步进行桩体位移和应力监测,防止因水压作用引发结构失稳。
测试完成后,应对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形成详细的测试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测试方案、实施过程、观测数据、渗漏情况描述及处理建议等。对于发现的轻微渗漏点,可采用聚氨酯注浆、橡胶止水条嵌缝或外部土工膜覆盖等方式进行封堵;若出现严重渗漏,则需重新评估施工质量,必要时进行补桩或整体加固。
此外,随着智能化监测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广州部分重点项目已开始引入光纤传感、无线渗压计等先进设备,实现对抗渗性能的实时动态监控。这类技术不仅提高了测试精度,也为后期运维提供了可靠数据支持。
综上所述,广州拉森钢板桩施工中的抗渗性能测试是一项系统性、专业性强的技术工作。只有在材料选用、施工工艺、测试方法和数据分析等各个环节严格把控,才能有效保障钢板桩结构的止水效果,确保工程安全顺利推进。未来,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涌现,抗渗测试技术也将持续升级,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提供更加坚实的技术支撑。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