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州的基坑支护与地下工程施工中,拉森钢板桩因其施工便捷、可重复利用、适应性强等优点被广泛采用。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接缝处理不当或施工质量控制不严,常出现接缝渗漏问题,严重影响基坑安全及周边环境稳定。因此,掌握科学有效的渗漏快速修补技术,对保障工程顺利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应明确渗漏产生的主要原因。拉森钢板桩的渗漏多发生在锁口连接处,主要成因包括:锁口清理不彻底导致密封不严、锁口变形造成咬合不良、施工过程中未按规范施打导致错位、以及地下水压力较大时锁口密封材料失效等。此外,部分区域存在砂层或粉细砂地层,渗透性强,加剧了渗水风险。因此,针对不同渗漏类型和成因,需采取差异化的修补策略。
在发现渗漏后,应第一时间进行现场勘查,判断渗漏位置、水量大小及水流性质(清水或含泥沙)。对于轻微渗水,表现为滴水或细小水流,可优先采用注浆封堵法。具体操作为:在钢板桩外侧对应渗漏点钻孔,插入注浆管,采用双液注浆(水泥-水玻璃)方式注入。双液浆凝结时间短、强度高,能迅速形成止水帷幕,有效封堵微小缝隙。注浆压力应控制在0.3~0.5MPa之间,避免压力过大导致土体劈裂或钢板桩变形。注浆完成后需观察24小时,确认无复漏现象方可继续后续作业。
对于中等程度渗漏,如出现持续流水或局部涌水,建议采用“引流+封堵”联合工艺。先在渗漏点安装PVC引流管,将水流集中导出,降低水压,防止冲刷扩大;随后在钢板桩接缝周围涂抹快干型聚合物防水砂浆或环氧树脂密封胶,封闭表面裂缝。待表面干燥后,再进行高压注浆补强。该方法既能有效控制水流,又能确保修补材料充分固化,提升整体密封性能。
当遇到严重涌水或带泥沙的喷涌情况时,必须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此时应优先采用“外部封堵+内部支撑”相结合的方式。可在钢板桩外侧设置临时止水围堰,配合井点降水降低地下水位;同时在基坑内加设支撑或斜撑,防止因水土流失导致结构失稳。修补方面,可使用速凝混凝土或水下不分散混凝土从外部喷射封堵,或在锁口处嵌入橡胶止水条并配合化学灌浆。必要时可采用旋喷桩或搅拌桩在钢板桩外侧构筑止水帷幕,形成多重防护体系。
在材料选择上,应优先选用具有良好粘结性、抗渗性和耐久性的修补材料。例如,聚氨酯化学灌浆材料具有遇水膨胀特性,适合动水环境下堵漏;改性环氧树脂适用于高强度结构补强;而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则可通过毛细作用深入微裂缝,形成长效防水层。施工前应对材料进行兼容性测试,确保其与钢板桩及原有结构良好结合。
施工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技术要点:一是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各类修补工艺的操作流程与安全规范;二是修补作业宜安排在低水位期或降水效果最佳时段进行,以减少水流干扰;三是所有注浆设备应定期校验,确保压力表、流量计等仪表准确可靠;四是修补完成后应建立监测机制,通过布设水位观测井和位移监测点,持续跟踪止水效果。
此外,预防优于治理。在钢板桩施工阶段就应加强质量控制:施打前应对锁口进行清洁并涂抹专用润滑止水膏;采用振动锤沉桩时应保持垂直度,避免偏打造成锁口损伤;相邻桩体对接时应逐根检查咬合情况,发现变形及时矫正或更换。对于地质条件较差区域,可预先在锁口内填充膨润土泥条或橡胶密封条,增强自防水能力。
综上所述,广州地区拉森钢板桩施工中的渗漏问题虽常见,但通过科学诊断、合理选材与精准施工,完全能够实现快速有效修补。关键在于建立“早发现、快响应、准施策”的应急机制,并将防渗理念贯穿于设计、施工与运维全过程。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提升基坑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提供坚实保障。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