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州的建筑工程中,拉森钢板桩作为一种重要的基坑支护和临时挡土结构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地铁、桥梁、地下管廊及深基础施工等领域。由于广州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湿度较高,尤其在雨季期间空气潮湿,地下水位偏高,这对拉森钢板桩施工材料的储存提出了更高的防潮要求。若储存不当,极易导致钢材表面锈蚀、力学性能下降,甚至影响后续打桩质量与整体工程安全。因此,科学合理的防潮技术措施是确保拉森钢板桩材料质量的关键环节。
首先,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场地作为材料堆放区。广州地区降雨频繁,低洼地带易积水,长期浸泡不仅会使钢板桩底部受潮生锈,还可能造成地面沉降,导致堆放不稳。建议在材料进场前对堆放区域进行硬化处理,铺设混凝土或碎石垫层,并设置周边排水沟,确保雨水能够迅速排出,避免积水滞留。同时,堆放区应远离水源、污水管道及低洼水塘,防止外部水源渗透影响材料。
其次,合理规划堆放方式至关重要。拉森钢板桩应采用水平分层堆放,每层之间用木质或橡胶垫块隔开,垫块间距不宜过大,通常控制在2~3米以内,以防止钢板桩因自重产生弯曲变形。严禁直接将钢板桩放置于泥土地面或潮湿地面上,必须使用垫木架空,离地高度不低于30厘米,确保底部通风干燥。对于多层堆放的情况,总高度不宜超过2米,避免底层钢板桩承受过大压力而发生形变或涂层破损,进而加剧锈蚀风险。
第三,防潮覆盖措施不可忽视。在露天存放时,即使短期内使用,也应使用防水篷布对整垛钢板桩进行全面覆盖。篷布应选用高强度、耐老化、防紫外线的材质,覆盖时需从顶部向下延伸,并用重物压紧边缘,防止风雨掀开。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篷布不应紧贴钢板桩表面,可在顶部设置简易支架形成“屋脊”状结构,保持空气流通,避免冷凝水积聚在钢材表面。雨后应及时检查篷布状况,发现破损立即更换或修补。
此外,环境监测与定期巡检也是防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现场应配备温湿度计,实时监控储存区域的空气湿度变化,当相对湿度持续高于75%时,应加强通风或采取辅助除湿措施。管理人员需建立材料台账,记录每批次钢板桩的进场时间、堆放位置及检查情况,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全面巡检,重点查看是否有锈斑、涂层剥落、积水等问题,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于轻微浮锈,可用钢丝刷清理后涂刷防锈油;严重锈蚀则应评估是否影响结构性能,必要时予以更换。
最后,加快材料流转、缩短储存周期是减少潮湿损害的有效策略。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进度合理安排材料进场时间,避免过早大量囤积。对于长期不用的备用桩体,建议转移至室内仓库或专用钢结构棚内存放,这类封闭空间更易控制温湿度,配合除湿机或干燥剂可显著提升防潮效果。同时,在运输和吊装过程中也应注意保护钢板桩表面镀锌层或防腐涂层,避免划伤后暴露金属基体,增加腐蚀风险。
综上所述,广州地区特殊的气候条件决定了拉森钢板桩施工材料在储存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防潮工作。通过科学选址、规范堆放、有效覆盖、动态监测以及优化管理流程,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潮湿环境对钢材质量的影响,保障钢板桩在施工中的结构完整性与耐久性。这不仅是提升工程质量的基础环节,更是实现安全文明施工、延长材料使用寿命的重要保障。各参建单位应强化责任意识,严格执行相关技术标准,共同构建高效可靠的材料管理体系,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