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拉森钢板桩施工搅拌桩深度控制技术要点

发布时间:2025-10-20

在广州地区的基坑支护工程中,拉森钢板桩与搅拌桩联合支护技术被广泛应用,尤其在软土地层、地下水位较高或周边环境复杂的区域,该组合结构能够有效提高支护体系的稳定性和止水性能。其中,搅拌桩作为止水帷幕和被动区加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深度的精准控制直接关系到整体支护效果和工程安全。因此,科学合理地控制搅拌桩的施工深度,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首先,明确设计要求是深度控制的基础。在施工前,必须仔细研读设

在广州地区的基坑支护工程中,拉森钢板桩与搅拌桩联合支护技术被广泛应用,尤其在软土地层、地下水位较高或周边环境复杂的区域,该组合结构能够有效提高支护体系的稳定性和止水性能。其中,搅拌桩作为止水帷幕和被动区加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深度的精准控制直接关系到整体支护效果和工程安全。因此,科学合理地控制搅拌桩的施工深度,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

首先,明确设计要求是深度控制的基础。在施工前,必须仔细研读设计图纸和技术文件,准确掌握搅拌桩的设计入土深度、桩底标高以及与拉森钢板桩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通常情况下,搅拌桩需穿透软弱土层并进入相对稳定的持力层一定深度(一般为1~2米),以确保止水帷幕的连续性和结构的整体稳定性。特别是在广州地区常见的淤泥质土、粉细砂层等地质条件下,若搅拌桩未达到设计深度,极易导致渗漏、管涌甚至基坑失稳等严重后果。

其次,地质勘察资料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广州地处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下土层分布复杂,存在夹层、透镜体等地质变异现象。因此,在施工前应结合详勘报告,并通过补充勘探手段(如先导孔钻探)验证实际地层情况,避免因地质误判造成深度偏差。建议在关键区域设置不少于3个先导孔,实时校核土层变化趋势,为后续施工提供可靠依据。

在施工过程中,应采用先进的测量与监控设备进行深度控制。目前常用的双轴或三轴搅拌桩机均配备自动深度记录系统,可通过编码器或传感器实时采集钻杆下钻深度数据。施工单位应确保仪器定期校准,防止因设备误差导致深度偏差。同时,每根桩施工时应由专职技术人员现场旁站监督,记录终孔深度、电流值、提升速度等关键参数,并与设计值进行比对,发现异常及时调整。

此外,针对不同地质条件应采取差异化的施工工艺。例如,在砂层较厚或密实度较高的地层中,搅拌桩钻进阻力大,可能出现“假到底”现象——即钻机负荷增大但尚未真正进入持力层。此时应结合钻进速度、电流突变情况及返浆状态综合判断,必要时采用套管跟进或预松动措施,确保桩体贯穿目标土层。而在淤泥质土中,则需控制提升速度和注浆压力,防止缩颈或断桩,影响有效桩长。

搅拌桩与拉森钢板桩的协同作用也不容忽视。两者在空间上通常呈咬合或紧邻布置,搅拌桩深度应略深于钢板桩,形成完整的封闭止水体系。特别在转角部位或与地下连续墙接头处,更应加强深度衔接管理,避免出现薄弱环节。施工中可利用BIM技术进行三维建模,模拟桩位关系,提前发现冲突点并优化施工顺序。

质量验收阶段同样需要严格把控深度指标。除常规的轻型动力触探、抽芯检测外,还可采用超声波成像或雷达扫描等无损检测手段,评估桩体连续性和实际长度。对于抽检不合格的桩体,应及时补打或注浆处理,并重新检测直至满足设计要求。

最后,全过程信息化管理有助于提升深度控制水平。建议建立施工信息平台,集成地质数据、设计参数、施工记录和检测结果,实现动态跟踪与预警。通过大数据分析,总结本地典型地层下的施工经验,形成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为后续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广州地区拉森钢板桩配合搅拌桩施工中,搅拌桩深度控制是一项系统性工作,涉及设计、勘察、施工、监测和验收多个环节。只有坚持“以设计为依据、以地质为准绳、以工艺为保障、以监测为手段”的原则,才能确保搅拌桩充分发挥其止水与加固功能,为基坑工程的安全顺利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18665609899 CONTACT US

公司:湖南翔之乐基础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湖南省株洲市攸县联星街道联西社区凯旋城住宅小区4栋906号

Q Q:2815047754

Copyright © 2022-2025

湘ICP备2025127619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65609899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