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现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广州地区的拉森钢板桩施工广泛应用于基坑支护、河道围堰、地下管廊等工程领域。由于施工环境复杂、作业空间受限,且常涉及夜间或光线不足条件下的连续作业,应急照明供电系统的科学设计与实施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应急照明不仅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还能有效提升施工效率,避免因突发停电导致的工期延误和安全事故。
首先,应急照明供电系统的设计必须遵循国家相关电气规范及行业标准,如《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和《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在广州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设备选型需具备良好的防潮、防腐蚀性能,尤其在临水或地下水位较高的拉森钢板桩施工现场,电缆接头、配电箱等关键部位应采取密封防水措施,防止短路或漏电事故。
其次,应急照明电源的选择是技术核心之一。常见的应急供电方式包括自带蓄电池的应急灯具、集中式EPS(应急电源系统)以及柴油发电机备用电源。对于中小型拉森钢板桩项目,建议优先采用带独立蓄电池的应急灯,这类灯具可在主电源中断后自动切换,持续供电时间不低于90分钟,满足基本疏散和作业照明需求。而对于大型深基坑工程,由于照明负荷较大且持续时间长,推荐配置集中式EPS系统。EPS容量应根据现场照明总功率的1.2~1.5倍进行选型,并预留一定冗余,确保在主电源故障时能稳定供电至少1小时以上。
此外,在部分长时间连续作业或对供电可靠性要求极高的项目中,可结合柴油发电机作为二级备用电源。发电机应具备自动启动功能(ATS系统),在市电中断后15秒内完成启动并投入供电,确保关键区域如基坑底部、施工通道、配电房等不出现照明盲区。同时,发电机需定期维护保养,燃油储备充足,以应对极端天气或电网故障等突发情况。
在布线与配电方面,应急照明线路应与正常照明线路分开敷设,采用阻燃或耐火电缆(如NH型电缆),并穿金属管保护,提高抗干扰和防火能力。所有应急照明回路应在配电箱内设置明显标识,并接入双电源切换开关,确保供电路径清晰可控。特别是在钢板桩打设和围檩安装过程中,电缆线路应避免被重型机械碾压或被吊装物刮伤,建议采用架空或埋地穿管方式敷设,并设置警示标志。
照明灯具布置应结合施工现场实际布局进行优化。一般在基坑四周、坡道出入口、集水井周边、材料堆放区及主要施工通道等位置设置固定式应急灯,间距不宜大于20米,照度不低于5勒克斯(lx),满足基本通行和操作需求。对于作业面较深或结构复杂的区域,可增设移动式防爆应急灯或LED投光灯,由便携式UPS供电,增强局部照明效果。所有灯具应选用IP65及以上防护等级的产品,适应潮湿、多尘的施工环境。
管理与维护同样不可忽视。施工单位应建立应急照明巡检制度,定期测试灯具启闭、电池充放电性能及电源切换功能,发现问题及时更换或维修。同时,应组织现场人员开展应急演练,熟悉停电后的照明响应流程和安全疏散路线,提升整体应急处置能力。
最后,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广州部分重点工程项目已开始引入智能照明监控系统。该系统可通过物联网平台实时监测各应急灯的工作状态、电压电流参数及故障报警信息,实现远程管理和预警,大大提升了运维效率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广州拉森钢板桩施工中的应急照明供电技术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电源配置、线路设计、设备选型、施工布设与后期管理等多个环节。只有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现场特点,施工中严格执行规范要求,并加强日常维护与应急管理,才能真正构建起安全、可靠、高效的照明保障体系,为工程建设顺利推进提供坚实支撑。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