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广州地区的拉森钢板桩施工项目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基坑支护、河道围堰、地下连续墙等工程中。由于此类施工常涉及高处作业,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尤其是高处坠落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科学、系统地实施高处坠落防护技术,是保障施工现场安全的核心环节。
首先,必须强化对高处作业环境的风险识别与评估。拉森钢板桩施工过程中,打桩机操作平台、吊装区域、临时栈桥以及基坑边缘等位置均属于高处作业区。施工前应由专业技术人员对现场进行详细勘察,明确所有潜在的高处坠落点,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同时,依据《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等相关标准,划分不同等级的作业区域,实行分级管理。
其次,设置可靠的临边防护设施是防止高处坠落的基础手段。在钢板桩施工区域周边,特别是基坑边缘、平台开口处及临时通道两侧,必须安装符合国家标准的固定式防护栏杆。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2米,立柱间距不超过2米,并设有中间横杆和挡脚板,确保整体结构稳固。对于无法设置固定栏杆的部位,如吊装孔口或移动作业面,应采用可拆卸式安全围栏或钢丝网封闭,且需悬挂醒目的警示标志。
第三,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PPE)至关重要。所有参与高处作业的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合格的安全带,并确保“高挂低用”,将安全带锚固于牢固的挂点上。安全绳不得系挂在钢板桩、临时支架或不稳定结构上。此外,应配备防滑鞋、安全帽、防坠器等必要装备。特别强调的是,在进行钢板桩吊装、焊接或接长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全程系挂双钩安全带,实现“交替挂钩”,避免出现失保状态。
再者,施工平台与作业通道的安全性不容忽视。用于钢板桩施工的操作平台应由专业设计单位进行结构验算,确保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满足施工荷载要求。平台铺设应采用防滑钢板或带有防滑条的钢格板,四周设踢脚板防止工具滑落。通往平台的通道应设置稳固的爬梯或斜道,宽度不小于60厘米,两侧加设扶手,坡度不宜过陡。夜间施工时,应保证充足的照明,避免因视线不清导致踏空或滑倒。
机械设备的规范操作也是防范高处坠落的重要一环。打桩机、履带吊等大型设备在作业时会产生振动和位移,可能影响操作平台的稳定性。因此,设备基础必须夯实,支腿支撑牢固,并定期检查连接件和液压系统。操作人员须持证上岗,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任务,严禁超载或违章作业。在吊装钢板桩过程中,应设置警戒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同时安排专人指挥,确保吊物运行平稳。
此外,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施工单位应编制专项高处作业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论证。所有作业人员在上岗前必须接受三级安全教育和针对性的技术交底,明确各自的职责和应急处置流程。现场应设立专职安全员,实行全过程巡查监督,及时纠正违章行为。一旦发生高处坠落险情,能够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开展救援并保护现场。
最后,持续开展安全培训与文化建设是提升整体防护水平的关键。通过定期组织安全演练、案例分析和技能考核,增强作业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急能力。同时,利用宣传栏、警示标语等形式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使“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的理念深入人心。
综上所述,广州地区拉森钢板桩施工中的高处坠落防护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技术措施、管理机制和人员素质等多个方面。只有全面落实各项防护要求,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才能有效遏制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工程的顺利推进。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