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深基坑支护工程中,拉森钢板桩因其施工便捷、可重复使用、止水性能良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广州地区的各类市政、地铁、地下管廊及临江临河工程中。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受地质条件复杂、周边环境限制、交通管制、材料供应不及时以及天气变化等因素影响,常出现工期延误现象。为确保项目整体进度目标的实现,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赶工技术措施。本文结合广州地区典型工程案例,系统阐述拉森钢板桩施工工期延误后的赶工技术要点。
首先,应明确工期延误的根本原因,针对性制定赶工方案。在广州软土地区,常见问题包括淤泥质土层导致打桩阻力大、地下水位高引发渗漏或塌方、既有管线迁改滞后等。因此,在启动赶工程序前,需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及监测单位召开专题会议,全面梳理当前施工瓶颈,评估现有资源配置与进度偏差,进而确定合理可行的赶工目标和关键路径。
其次,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是实现高效赶工的核心环节。一方面,应增加机械设备投入,采用多台振动锤并行作业,尤其在场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施“跳打法”或“分段推进法”,提升日均打桩数量。另一方面,合理安排夜间施工,在取得环保许可的前提下延长作业时间,并加强现场照明与安全防护,确保施工效率与人员安全同步提升。此外,可通过引入静压植桩机等低噪音、低振动设备,规避白天禁施工时段限制,特别适用于居民区或医院周边敏感区域。
第三,强化材料供应链管理,保障钢板桩及时供应。广州部分项目曾因钢板桩租赁市场紧张或运输调度不力导致停工待料。为此,应提前锁定供应商资源,建立备用供货渠道,并根据施工节奏动态调整进场计划。对于急需使用的异型桩或转角桩,建议提前加工备货,避免因特殊构件缺货影响整体闭合。同时,施工现场应设置临时堆场,分区分类存放,减少二次搬运时间。
第四,提升施工工艺技术水平,缩短单根桩施工周期。在广州富水砂层或粉细砂地层中,常规振动沉桩易产生液化或侧移风险,可采用“引孔辅助沉桩”技术,即先用套管钻机预钻导向孔,再插入钢板桩进行下沉,显著降低贯入阻力。对于硬质地层或孤石区,则可结合高压旋喷预处理或小型爆破清除障碍物。此外,推广使用GPS定位与垂直度自动监测系统,提高插打精度,减少纠偏时间和返工概率。
第五,加强现场协调与信息化管理。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赶工指挥体系,实行每日进度例会制度,实时跟踪形象进度与资源消耗。利用BIM技术进行4D模拟,直观展示施工顺序与冲突点,优化工序搭接。通过移动端APP上传现场影像与数据,实现多方协同管理,快速响应突发问题。
最后,必须高度重视安全与质量控制,杜绝因抢工而忽视风险。在加快进度的同时,严格落实基坑监测制度,加密对桩体位移、周边地表沉降、地下水位等参数的观测频次。一旦发现异常,立即暂停施工并启动应急预案。同时,确保焊接接头、锁口密封、支撑安装等关键工序符合规范要求,防止后期出现结构性隐患。
综上所述,广州地区拉森钢板桩施工面临诸多不可控因素,工期延误难以完全避免。但通过精准分析延误成因、优化资源配置、改进施工工艺、强化供应链与现场管理,并始终坚持安全质量底线,完全可以在保证工程品质的前提下实现有效赶工。未来随着智能化装备与数字化管理手段的普及,拉森钢板桩施工将更加高效、可控,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提供坚实支撑。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