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州地区进行拉森钢板桩施工过程中,防疫工作与安全生产同样重要。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推进,特别是在深基坑支护、河道整治、地下管廊等工程中,拉森钢板桩因其施工便捷、可重复利用、止水性能良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然而,在当前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施工现场人员密集、流动性大,存在较高的疫情传播风险。因此,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防疫监督检查机制,确保施工安全与防疫安全“双到位”。以下是针对广州地区拉森钢板桩施工项目在防疫监督检查中的技术要点。
首先,应建立健全疫情防控组织体系。施工单位需成立由项目经理牵头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明确各岗位职责,制定专项防疫方案和应急预案。防疫方案应结合拉森钢板桩施工特点,如打桩机械操作区域封闭性差、工人多为流动务工人员等特点,细化防控措施。同时,应与属地街道、社区及卫生防疫部门建立联动机制,确保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能快速响应、及时处置。
其次,加强人员健康管理是防疫监督的核心环节。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包括管理人员、作业工人、设备操作员、运输司机等,均须实名登记并建立健康档案。每日上岗前必须进行体温检测、健康码和行程码查验,并记录在册。对于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应严格按照广州市最新防疫政策执行隔离或核酸检测要求。建议采用“一人一档”管理模式,动态更新健康状态。此外,鼓励使用人脸识别+测温一体机等智能化手段提高筛查效率,减少人工接触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
第三,落实现场封闭化管理与分区管控。拉森钢板桩施工现场应设置硬质围挡,实行全封闭管理,仅保留一个出入口,并配备专职安保人员值守。出入口处应设置消毒通道、临时隔离区和物资消杀区。根据施工流程划分作业区、生活区、材料堆放区和办公区,并设置明显标识,避免不同区域人员交叉流动。特别是打桩作业区与工人宿舍之间应保持合理距离,必要时设置物理隔离带。对频繁进出的运输车辆,应在指定区域完成卸货与消杀,司机非必要不得下车。
第四,强化物资保障与环境消杀。施工现场应储备充足的口罩、消毒液、防护服、测温枪等防疫物资,确保满足至少一个月的使用需求。建立物资领用台账,定期检查有效期,防止过期浪费。对公共区域如宿舍、食堂、卫生间、会议室等每天不少于两次全面消杀,重点部位如门把手、电梯按钮、工具手柄等增加消杀频次。对于钢板桩材料及机械设备表面,尤其是吊装、焊接接触点,也应在使用前后进行适当喷洒消毒,防止物传人风险。
第五,规范施工过程中的行为管理。作业人员在施工期间必须全程佩戴口罩,尤其是在群桩作业、焊接、切割等近距离协作场景下,应保持安全社交距离。严禁聚集聊天、共用工具或饮食。提倡错峰用餐,采取分餐制或送餐到岗方式,减少堂食。同时,加强对工人的防疫宣传教育,通过班前会、宣传栏、广播等形式普及防疫知识,提升自我防护意识。
第六,建立应急处置与信息报送机制。一旦发现发热、咳嗽等疑似症状人员,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将其转移至临时隔离区,并第一时间报告属地疾控部门,配合开展流调和核酸检测。同时暂停相关区域施工,进行全面环境消杀。项目部应每日向企业总部及监管部门报送疫情防控情况,重大事项即时上报,确保信息畅通、反应迅速。
最后,防疫监督检查应贯穿施工全过程。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应将疫情防控纳入日常巡查内容,定期开展专项检查,重点核查人员管理、消杀记录、物资储备、应急演练等情况。对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可责令停工整顿。同时,鼓励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评估指导,提升防疫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广州地区拉森钢板桩施工项目的防疫监督检查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精准施策、闭环管理”的原则,结合工程实际,细化各项防控措施。只有将防疫责任压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环节,才能有效阻断疫情传播链条,保障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和从业人员生命健康安全。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