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州市的市政建设与基坑支护工程中,拉森钢板桩作为一种高效、可重复使用的临时支护结构,广泛应用于深基坑、河道整治、地下管廊及地铁车站等工程领域。由于施工过程中涉及地下水控制问题,供水监督检查成为确保施工安全和周边环境稳定的重要环节。因此,明确广州地区拉森钢板桩施工中的供水监督检查技术要点,对于提升工程质量、预防水害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应充分掌握施工现场的水文地质条件。广州地处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下水位普遍较高,土层多为粉质黏土、淤泥质土及砂层,渗透性差异大。在拉森钢板桩施工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水文调查,获取含水层分布、地下水位动态变化、渗透系数等关键参数。这些数据是制定降水方案和评估止水效果的基础,也是监督检查工作的依据。监督人员需核查勘察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确保设计单位依据实际地质情况合理选用钢板桩型号和入土深度。
其次,钢板桩的止水性能是供水监督检查的核心内容之一。拉森钢板桩通过锁口咬合形成连续墙体,理论上具备良好的挡水能力,但在实际施工中常因锁口清理不彻底、插打偏差或锁口变形导致渗漏。监督检查时应重点关注锁口处理工艺:施工前必须对每根钢板桩的锁口进行清洁,并涂抹专用止水油脂;插打过程中应采用导向架控制垂直度和平面位置,避免错位造成锁口脱开。监督人员可通过现场巡查、视频监控等方式检查施工过程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并建议在关键区段进行锁口密封性测试,如采用染色法或气密性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渗漏点。
第三,基坑内外的水位监测是供水监督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在钢板桩封闭成环后,应布设基坑内外的水位观测井,实时监测地下水位变化。监督重点包括观测井的数量、布设位置是否合理(一般沿基坑周边每隔20~30米设置一口),数据采集频率是否满足要求(通常每日不少于两次),以及自动监测系统的运行稳定性。一旦发现坑外水位异常下降,可能意味着钢板桩存在严重渗漏,可能导致周边地面沉降甚至建筑物开裂,必须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堵漏并暂停开挖作业。
第四,降水井的设计与运行管理也需纳入监督检查范围。在高水位地区,仅靠钢板桩挡水往往不足以满足干作业要求,常需配合轻型井点或深井降水。监督人员应审查降水方案的合理性,包括井深、井距、单井出水量等参数是否经过计算验证,是否考虑了对周边水源的影响。施工期间要检查降水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抽水连续稳定,并定期检测出水水质,防止细颗粒土随水流流失造成地层空洞。同时,应建立降水与回灌联动机制,在必要时向地下补充水分,以控制地面沉降。
第五,应急响应机制的建立是供水监督检查的重要补充。尽管采取了多种防渗措施,仍不能完全排除突发涌水风险。监督单位应督促施工单位编制专项应急预案,配备足够的应急物资(如快干水泥、止水棉纱、注浆设备等),并组织应急演练。一旦发生漏水或管涌,应能迅速判断险情等级,采取引流、封堵、注浆等措施控制事态发展,防止演变为重大安全事故。
最后,全过程资料管理也是监督检查不可忽视的一环。所有水文地质资料、施工记录、监测数据、整改通知及处理结果均应归档保存,形成可追溯的技术档案。这不仅有助于当前工程的质量控制,也为今后类似项目提供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广州地区拉森钢板桩施工中的供水监督检查是一项系统性、专业性强的技术管理工作。只有从地质勘察、施工工艺、监测预警到应急管理等多个环节协同把控,才能有效防范水害风险,保障工程顺利推进和城市公共安全。各参建单位应强化责任意识,积极配合监督工作,共同提升广州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水平。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