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州地区,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位较高以及城市建设密集,拉森钢板桩作为临时支护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基坑开挖、河道整治、地下管廊施工等工程中。其具有施工速度快、可重复使用、止水性能良好等优点,但同时也对施工质量与后期维护提出了更高要求。为确保拉森钢板桩在使用期间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必须重视其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控制及后续的保修管理。以下是关于广州地区拉森钢板桩施工临时结构保修的技术要点分析。
首先,在施工阶段应严格把控材料质量与打设工艺。所选用的拉森钢板桩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如GB/T 20933—2014),并具备出厂合格证和力学性能检测报告。在广州软土层较厚的区域,建议优先采用U型或Z型高强度钢板桩,以增强整体抗弯能力。打桩前需进行试桩,确定合适的锤击能量、沉桩速率及垂直度控制标准,避免因偏心受力导致锁口损坏或桩体倾斜。同时,应采用全站仪或经纬仪实时监测桩体垂直度,确保偏差不超过1/150桩长,且最大倾斜不得超过10cm。
其次,锁口连接质量直接影响结构的整体性和止水效果。施工前应对每根钢板桩的锁口进行清理,并涂抹专用润滑脂(如膨润土基润滑剂),以减少打入阻力并防止锁口咬合不严。对于已出现轻微变形的锁口,应现场矫正或更换,严禁强行施打造成结构性损伤。相邻桩体之间的咬合必须紧密,接缝处不得有明显缝隙,必要时可在锁口内注入水泥-水玻璃双液浆进行封堵,提升防水性能。
第三,围檩与支撑系统的设置是保障拉森钢板桩稳定的关键环节。根据基坑深度和土压力分布,合理设计钢围檩的截面尺寸与支撑间距。在广州典型软土地层中,通常采用H型钢作为围檩材料,并通过焊接或高强螺栓与钢板桩可靠连接。支撑宜选用Φ609mm以上钢管,安装时应保证轴线对中,预加轴力应达到设计值的70%~80%,并在后续监测中适时补压。所有连接节点必须经过检查验收,杜绝虚焊、漏焊现象。
在使用阶段,动态监测是实施有效保修的基础。应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包括桩顶水平位移、深层土体位移、地下水位变化、支撑轴力及周边建筑物沉降等内容。监测频率初期宜为每日一次,随着工况稳定可逐步调整为每周两次。一旦发现位移速率超过预警值(如连续三天位移增量大于3mm/d),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回填反压、增设支撑或注浆加固等措施,防止失稳事故发生。
此外,针对广州高温多雨、空气湿度大的气候特点,防腐保护不容忽视。虽然拉森钢板桩多为热浸镀锌或涂覆防腐涂层处理,但在长期浸泡或干湿交替环境下仍可能发生锈蚀。因此,在暴露时间较长的工程中,应对外露部分定期检查,发现涂层剥落或点蚀应及时补涂环氧富锌底漆+聚氨酯面漆。对于回收再利用的钢板桩,必须进行全面除锈和探伤检测,确认无裂纹、无严重截面损失后方可投入使用。
最后,拆除阶段也属于保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拔桩宜采用振动锤配合静力拔除设备,控制拔桩速度,避免引起周边土体塌陷或已有建筑沉降。拔桩后应及时对空隙进行注浆填充,材料可选用水泥砂浆或自流平灌浆料,防止地面下沉。所有施工记录、监测数据、维修日志均应归档保存,作为后期评估和责任追溯的依据。
综上所述,广州地区的拉森钢板桩临时结构保修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涵盖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结构连接、运行监测、防腐维护及拆除回填等多个环节。只有坚持“预防为主、全程管控”的原则,严格落实各项技术措施,才能确保临时结构在整个服役周期内的安全可靠,为城市地下工程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