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州的城市建设中,拉森钢板桩作为一种高效、经济且环保的支护结构形式,被广泛应用于深基坑支护、河道整治、地下管廊以及临时围堰等工程中。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项目开始将拉森钢板桩作为永久性结构使用,这对其施工质量与长期耐久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明确其在永久结构应用中的保修技术要点,对于保障工程安全、延长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在材料选择方面,必须严格把控钢板桩的质量。用于永久结构的拉森钢板桩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如GB/T 700或GB/T 1591)的优质碳素结构钢或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优先选用Q235B、Q355B及以上等级钢材。同时,所有进场材料需提供出厂合格证、材质检测报告,并进行现场抽样复检,确保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及焊接性能满足设计要求。此外,为增强耐腐蚀性能,建议对钢板桩表面进行热浸镀锌处理或涂覆长效防腐涂层,尤其是在地下水位较高或土壤腐蚀性强的区域。
其次,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保障永久结构可靠性的关键环节。打桩前应完成详细的地质勘察和周边环境调查,合理选择打桩设备(如振动锤、静压桩机等),避免因设备选型不当造成桩体损伤或沉桩不到位。沉桩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垂直度偏差,一般要求垂直度不超过1/150桩长,且轴线偏移不大于50mm。对于转角处或异形节点,应提前进行放样模拟,定制特殊型号钢板桩或加设连接构件,确保整体结构的连续性和密封性。
接头处理是影响拉森钢板桩防水性能和结构整体性的重点部位。所有锁口在拼接前应清理干净,涂抹专用锁口 grease 以减少摩擦并提高止水效果。对于永久性结构,建议在锁口内注入聚氨酯密封胶或水泥基灌浆材料,形成双重防水屏障。必要时可增设外侧止水帷幕(如高压旋喷桩或注浆加固),进一步提升抗渗能力。
基础连接与结构锚固也是不可忽视的技术要点。当拉森钢板桩作为永久挡土墙时,顶部应设置冠梁将其连成整体,并通过钢筋与主体结构可靠连接;底部则需根据地质条件确定入土深度,通常要求嵌固深度不小于基坑深度的1.2倍,以防止倾覆和底鼓。在软土地层中,还应考虑设置内支撑或预应力锚索系统,分阶段施加支撑力,控制变形发展。
后期维护与监测是实现“永久保修”的重要支撑。施工单位应在竣工后提交完整的施工记录、检测报告及维护手册,明确日常检查周期和技术标准。运营期间应建立自动化监测系统,实时采集墙体位移、倾斜、应力变化及地下水位数据,发现异常及时预警。特别要注意潮汐作用频繁或受车辆振动影响较大的地段,定期检查锁口密封状态和涂层完整性,发现锈蚀或渗漏应及时修补。
此外,设计单位应在图纸中明确钢板桩的设计使用年限(一般不少于50年),并在构造措施上预留检修通道和补强接口。建设单位应委托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定期开展结构安全性评估,结合无损检测手段(如超声波探伤、磁粉检测)判断内部缺陷情况,制定科学的维修加固方案。
最后,建立健全的保修责任体系至关重要。施工方应对因施工质量问题导致的结构损坏承担相应责任,保修期原则上不应少于两年,但针对永久性结构的关键部位(如接头、防腐层),宜延长至五年以上。在此期间,若出现非人为因素引起的明显变形、渗漏或腐蚀加剧,应由原施工单位负责修复,并出具技术整改报告。
综上所述,广州地区在推广拉森钢板桩作为永久结构的过程中,必须从材料、施工、连接、防腐、监测到管理等多个维度入手,全面落实各项技术保障措施。只有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才能真正实现“一次建设、长期受益”的目标,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更安全、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