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现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深基坑工程的安全性备受关注,尤其是在地质条件复杂、周边环境敏感的地区,如广州这样的南方滨海城市。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不断深入,拉森钢板桩作为一种常见的支护结构形式,广泛应用于地铁、地下管廊、基坑围护等工程中。其中,6米长的拉森钢板桩因其施工便捷、可重复利用、止水性能良好等特点,在浅层基坑支护中尤为常见。然而,支护结构的安全不仅依赖于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更离不开全过程的监测与预警机制,尤其是对支撑轴力的实时监控。
支撑轴力是衡量拉森钢板桩支护体系稳定性的关键参数之一。它反映了支撑构件在承受土压力、水压力及外部荷载时所承受的内力大小。当轴力超过设计允许值或出现异常增长趋势时,可能预示着支护结构即将发生失稳、变形过大甚至坍塌的风险。因此,设定科学合理的支撑轴力监测预警值,是确保基坑安全施工的重要技术手段。
在广州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地质条件,预警值的确定需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广州地处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下水位较高,土层以软土、淤泥质土为主,具有高压缩性、低强度和高含水量的特点。在这种地质条件下,土体对支护结构的侧向压力较大,且容易产生较大的变形。此外,城市密集的建筑群和繁忙的交通系统也要求基坑施工必须严格控制变形,防止对周边建筑物、道路和地下管线造成影响。
针对6米拉森钢板桩支护结构,其支撑轴力的预警值通常依据设计文件中的计算结果,并结合相关规范进行设定。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以及《广州市深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定》的要求,支撑轴力的监测预警一般分为三级:预警值(黄色)、报警值(橙色)和危险值(红色)。对于常规的单支撑拉森钢板桩结构,支撑轴力的设计允许值通常由结构承载力计算得出,而预警值一般取设计允许值的70%~80%。
以典型的Ⅳ型拉森钢板桩为例,其截面模量较大,抗弯性能较好,配合一道水平钢支撑使用时,支撑轴力的设计值通常在300kN至500kN之间,具体数值取决于基坑宽度、开挖深度、土层参数及支撑间距等因素。据此推算,其预警值可设定为设计值的75%,即约225kN至375kN。当监测数据显示支撑轴力达到或接近该范围时,监测单位应立即发出预警信息,通知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设计单位进行会商,分析原因并采取应对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预警值并非一成不变的固定数值,而应根据实际工况动态调整。例如,在雨季或地下水位骤升期间,土体侧压力增大,可能导致支撑轴力快速增长,此时应适当提高监测频率,并考虑临时降低预警阈值,以便更早发现潜在风险。此外,若监测数据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即使未达到预警值,也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组织专家评估结构安全性。
在实际工程中,支撑轴力的监测通常采用轴力计(又称反力计)进行实时采集,数据通过自动化监测系统上传至管理平台,实现远程监控和自动报警。广州多个重点工程项目已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化监测体系,能够对支撑轴力、桩体位移、地表沉降等多项指标进行同步监测,极大提升了安全管理的效率和精度。
综上所述,6米拉森钢板桩支撑轴力的监测预警值应基于设计承载力,并结合广州地区的地质特点、环境条件和施工阶段进行科学设定。一般情况下,预警值可取设计允许轴力的70%~80%,具体数值需由设计单位明确并在监测方案中予以规定。同时,预警机制应具备动态调整能力,配合高频次监测和多参数联动分析,确保在第一时间识别风险,保障基坑工程及周边环境的安全。只有将理论计算、现场监测与应急管理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实现“防患于未然”,推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向更安全、更智能的方向发展。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