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州及周边地区的市政工程、桥梁建设、河道整治和基坑支护等施工项目中,拉森钢板桩作为一种高效、可重复使用的临时挡土与止水结构材料,已被广泛应用。其良好的抗弯性能、便捷的安装拆卸方式以及较高的密封性,使其成为深基坑围护和临水工程中的首选方案之一。近年来,随着施工周期的延长和项目复杂性的提升,越来越多施工单位选择长期租赁拉森钢板桩,以降低一次性采购成本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是:在广州地区进行拉森钢板桩长期租赁时,是否可以免除潮汐区水位监测费用? 这一问题不仅关系到项目的整体预算控制,也直接影响施工方案的合规性与安全性。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水位监测并非一项可有可无的附加服务,而是涉及工程安全的重要技术环节,尤其是在广州这类地处珠江三角洲、受潮汐影响显著的区域。珠江流域潮差明显,每日两次涨落潮对临近水域的基坑支护结构形成周期性水压力变化。若缺乏实时、准确的水位数据支持,拉森钢板桩可能因长期承受超出设计范围的水压而发生变形、渗漏甚至失稳,进而引发安全事故或延误工期。
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及相关地方标准,凡是在地下水位动态变化显著区域(包括河岸、滩涂、感潮河段等)实施的基坑工程,均应设置地下水位监测系统,并定期采集数据用于分析支护结构稳定性。这一要求并不因钢板桩为“租赁”形式而豁免。换言之,无论拉森钢板桩是自购还是长期租赁,只要工程位于潮汐影响区,依法依规都必须进行水位监测。
那么,为何会出现“免水位监测费”的说法?这主要源于部分租赁服务商为了吸引客户,在合同中提出“全包服务”或“一站式解决方案”,声称可减免部分配套费用。然而,这种“免除”通常仅指由租赁方代为委托第三方监测所产生的管理协调费用,并不意味着取消监测本身。更确切地说,某些大型租赁公司具备自有监测团队或合作单位,可在提供钢板桩的同时捆绑水位监测服务,并将相关成本纳入整体租赁报价中,从而对外宣称“免收额外监测费”。但这并不等于监测环节被省略。
此外,从法律责任角度分析,水位监测的责任主体通常是施工单位或总承包方,而非设备租赁企业。即便租赁合同中未明确列出监测费用,建设单位仍需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负最终责任。一旦发生因未监测水位导致的事故,监管部门将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追究相关单位责任,租赁方很难完全免责。
值得注意的是,广州市住建部门近年来不断加强对深基坑工程的事中事后监管,特别是在汛期和台风季节,对临水作业点的巡查频率显著增加。若发现项目未按规定开展水位监测,轻则责令停工整改,重则处以罚款并记入企业信用档案。因此,试图通过“免监测费”来压缩成本的做法,实则潜藏巨大风险。
对于用户而言,在签订拉森钢板桩长期租赁合同时,应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综上所述,在广州潮汐影响区域内使用拉森钢板桩,不论采用何种租赁模式,水位监测都是不可规避的技术与法律要求。所谓的“免水位监测费”更多是一种商业策略下的表述,实质上并未改变监测的必要性。施工单位应本着安全第一、合规为本的原则,主动落实监测措施,切勿因小失大。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长期租赁带来的经济与效率优势,保障工程顺利推进。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