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州城市更新与产业升级的背景下,旧厂区的改造已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手段。荔湾区芳村片区作为广州历史悠久的工业聚集地之一,近年来在“三旧”改造政策的推动下,大量老旧厂房正逐步被重新规划利用。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如何选择合适的支护结构和施工工艺,成为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其中,9米拉森钢板桩作为一种常见的深基坑支护方式,是否适用于芳村地区的旧厂改造工程,值得深入探讨。
首先,从地质条件来看,芳村地区地处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层以软土、淤泥质土及砂层为主,地下水位普遍较高,土体承载力较低。这种地质特点对基坑支护提出了较高要求,尤其在进行地下空间开发或基础加固时,必须确保支护结构具备足够的抗弯强度和止水性能。而拉森钢板桩恰恰具备良好的抗剪切能力和连续咬合结构,能够有效阻挡土体侧向压力并防止渗水,特别适合在地下水丰富、开挖深度适中的场景中应用。对于开挖深度在6至8米之间的旧厂改造项目而言,9米长的拉森钢板桩在入土深度和悬臂长度之间可实现合理配比,具备技术上的可行性。
其次,从施工环境角度分析,芳村旧厂区多位于城市建成区,周边常有既有建筑、道路或市政管线分布,施工空间受限,对振动、噪音及地面沉降控制要求较高。传统混凝土灌注桩或地下连续墙虽然稳定性强,但施工周期长、机械作业面大,易对周边造成扰动。相比之下,拉森钢板桩采用打拔式施工,机械化程度高,安装速度快,且可通过静压植桩机等低噪声设备减少对居民区的影响。此外,钢板桩可重复使用,拆除后场地恢复便捷,符合绿色施工理念,非常适合在空间紧凑、工期紧张的城市更新项目中推广使用。
再者,从经济性与工期控制角度看,9米拉森钢板桩在材料成本、运输便利性和施工效率方面均具有优势。相较于其他支护形式,其单位延米造价相对较低,尤其在中等规模基坑工程中性价比突出。以芳村某典型旧厂改造项目为例,原计划采用钻孔灌注桩+内支撑体系,预算超支且工期预计需45天;后经方案优化改用9米拉森钢板桩结合冠梁与角撑结构,不仅节省了约20%的支护费用,施工周期也缩短至25天以内。这表明,在合理设计的前提下,拉森钢板桩不仅能满足结构安全需求,还能显著提升项目的经济效益和推进速度。
当然,也不能忽视其潜在局限。例如,在遇到坚硬孤石或深层密实砂层时,钢板桩打入可能遭遇阻力,导致偏斜或无法达到设计深度;此外,若基坑形状不规则或多边转折较多,也会增加锁口连接难度和密封风险。因此,在实际应用前,必须结合详勘资料进行专项验算,并通过试桩确定施工参数。必要时可辅以预钻孔或局部换填措施,确保成桩质量。同时,应加强监测,实时掌握位移、沉降及地下水变化情况,做到动态调整、安全可控。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装配式建筑和模块化施工理念的普及,拉森钢板桩还可与其他技术融合创新。例如,在部分芳村改造项目中,已尝试将钢板桩与预制混凝土板组合使用,形成复合挡土墙系统,既提升了整体刚度,又增强了耐久性。未来,随着新型防腐涂层技术和智能化监测系统的引入,其适用范围有望进一步拓展。
综上所述,针对广州荔湾芳村地区的旧厂改造工程,9米拉森钢板桩在多数情况下是适配且高效的支护选择。它不仅能够应对该区域复杂的地质与环境挑战,还在工期、成本和环保方面展现出明显优势。当然,具体实施仍需根据项目特征进行精细化设计与全过程管理。只有在科学评估基础上因地制宜地选用技术方案,才能真正实现旧厂区的高质量再生与可持续发展。对于正在推进的城市更新行动而言,这不仅是工程技术的优化路径,更是城市空间价值重塑的重要支撑。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