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州城市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地铁建设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推动着区域经济与居民出行的便利性。近年来,海珠区赤岗片区因多条地铁线路的延伸和站点建设,成为施工密集区域之一。其中,关于“9米拉森钢板桩”在地铁站周边施工的应用及其是否受到限制的问题,引起了施工单位、设计单位以及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
拉森钢板桩是一种常见的临时支护结构材料,广泛应用于基坑支护、河道围堰、地下管廊等工程中。其优势在于施工便捷、可重复使用、止水性能良好,尤其适用于软土地层较多的广州地区。9米长度的拉森钢板桩通常用于中等深度的基坑工程,既能满足一定的支护深度需求,又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过大的扰动。然而,在地铁站周边进行此类施工时,必须充分考虑地铁结构的安全性和运营稳定性。
根据广州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及相关技术规范,地铁控制保护区范围内的一切施工活动均受到严格管控。所谓地铁控制保护区,一般指地铁线路中心线两侧各50米范围内的区域,而重点保护区则为30米以内。赤岗地铁站作为广州地铁8号线的重要站点,其周边大量市政及房地产项目正在推进,因此该区域内的施工审批尤为严格。
在这一区域内实施拉森钢板桩施工,尤其是打入深度达9米的工程,存在多项潜在风险。首先,钢板桩的打设过程会产生振动,可能影响地铁隧道结构的稳定性,尤其是在饱和砂层或淤泥质土层中,振动易引发土体液化或位移。其次,钢板桩的拔除阶段也可能造成地层空隙,进而引起地面沉降,对地铁结构形成长期隐患。此外,若施工机械操作不当或监测不到位,还可能直接触碰地铁附属设施,如出入口、通风井或电缆通道。
因此,广州市住建部门与地铁集团联合制定了明确的技术管理要求。任何在地铁控制保护区内进行的拉森钢板桩施工,必须提前进行专项评估,并提交《地铁安全影响评估报告》。报告内容需包括地质条件分析、施工工艺比选、振动与沉降预测、应急预案以及第三方监测方案。对于9米深的钢板桩施工,通常要求采用静压法或液压振动锤等低扰动工艺,严禁使用高频率冲击式打桩设备。
同时,施工方还需委托具备资质的第三方监测单位,对地铁结构进行实时监测。监测内容包括隧道收敛、轨道变形、结构裂缝发展等关键指标。一旦数据超出预警值,必须立即停工并采取加固措施。在赤岗地铁站周边的实际案例中,已有多个项目因未按要求报批或监测数据异常被责令整改,甚至暂停施工。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存在诸多限制,但合理的拉森钢板桩施工在技术上仍具备可行性。例如,通过优化桩位布置、缩短单次打桩长度、设置隔离桩或注浆帷幕等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对地铁结构的影响。部分项目还采用BIM技术进行施工模拟,提前预判风险点,提升施工安全性。
此外,政府部门也在推动审批流程的规范化与透明化。目前,广州市已建立“地铁保护管理系统”线上平台,施工单位可通过该平台提交申请、上传资料并跟踪审批进度。这不仅提高了效率,也增强了监管的可追溯性。
综上所述,在广州海珠赤岗地铁站周边进行9米拉森钢板桩施工,并非完全禁止,而是必须在严格的审批程序和技术管控下进行。施工单位应充分认识到地铁保护的重要性,主动对接地铁管理部门,落实各项防护措施。设计单位也应优先考虑对地铁影响较小的支护形式,如地下连续墙或水泥搅拌桩等替代方案。
未来,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不断深入,地铁周边施工将面临更多挑战。唯有坚持科学规划、精细管理和技术创新,才能在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推进各类工程建设。对于赤岗片区而言,如何在地铁运营与城市建设之间找到平衡点,将是各方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