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州番禺南村地区,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和教育配套的不断完善,各类学校建设项目陆续启动。其中,采用9米拉森钢板桩作为支护结构的工程项目逐渐增多,因其施工效率高、止水性能好、可重复利用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基坑支护工程中。然而,在校园周边或校内进行此类施工时,是否会对学校的正常教学与师生安全造成干扰,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因此,探讨“广州番禺南村9米拉森钢板桩学校项目施工是否需要防干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必须明确的是,拉森钢板桩施工本身属于机械作业密集型工程,其主要工序包括打桩、拔桩、土方开挖及支撑安装等,这些环节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噪音、振动和扬尘。尤其是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区域,如南村这样的成熟社区,学校作为特殊的公共空间,对环境安静、空气质量以及学生人身安全有着更高的要求。一旦施工管理不到位,极有可能对周边教学秩序产生显著影响。
以南村某小学扩建项目为例,该项目拟在校园东侧建设地下停车场,需采用9米长的拉森钢板桩进行基坑围护。施工现场距离教学楼最近处不足15米,若在上课时间进行锤击打桩作业,产生的瞬时噪音可达85分贝以上,远超《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规定的1类区昼间限值(55分贝)。长期暴露于高强度噪声环境中,不仅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和听力健康,还可能引发教师授课困难、课堂纪律下降等问题。
此外,打桩过程中的地基振动也不容忽视。虽然现代液压静压植桩机已大幅降低振动幅度,但在地质条件复杂或邻近老旧建筑的情况下,仍存在引发墙体微裂、地面沉降的风险。对于使用年限较长的教学楼而言,这种潜在威胁需通过专业监测和科学评估加以防范。同时,施工车辆频繁进出工地,若未设置合理交通疏导方案,容易造成校门口拥堵,增加学生上下学的安全隐患。
为有效减少施工对学校的干扰,必须采取系统性的防干扰措施。第一,应优化施工时间安排,尽量将高噪音、高振动作业安排在非教学时段,如周末或寒暑假期间集中施工。确需在教学日作业的,应避开早读、考试等关键时间段,并提前向校方和家长通报施工计划,争取理解与支持。
第二,采用低噪音施工工艺是技术层面的重要对策。例如,优先选用液压静压法代替传统的冲击锤击法进行钢板桩沉设,可使噪音降低至70分贝以下,显著减轻声污染。同时,在施工现场设置移动式隔音屏障或临时围挡,进一步阻隔声音传播路径,保护教学区域。
第三,加强扬尘与空气质量管理。施工现场应配备雾炮机、洒水车等降尘设备,确保裸露土方及时覆盖,运输车辆出场前冲洗轮胎,防止带泥上路。特别是在春季风大干燥季节,更应加大洒水频次,保障校园空气质量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要求。
第四,建立多方协调机制。施工单位应与校方、教育主管部门及社区代表组成联合工作组,定期召开沟通会议,及时反馈施工进展与问题处理情况。同时设立24小时投诉热线,做到“有诉必应、有问必答”,增强公众信任感。
最后,安全防护不可松懈。应在施工区域与教学区之间设置硬质隔离围挡,张贴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并安排专人值守出入口,严禁学生误入作业区。必要时可借助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全天候监管,确保施工全过程可控、可查。
综上所述,在广州番禺南村地区的学校项目中使用9米拉森钢板桩进行施工,确实存在对教学环境造成干扰的可能性。但只要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科学规划施工流程,积极应用环保技术和管理手段,完全可以将负面影响降至最低。通过精细化管理和社会责任意识的提升,既能保障工程顺利推进,又能维护校园的宁静与安全,真正实现城市建设与教育发展的和谐共存。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