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州的各类基坑支护、临时围堰、地基加固等工程中,拉森钢板桩因其高强度、良好的止水性能以及可重复使用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市政、桥梁、地铁、水利等建设领域。其中,9米长的拉森钢板桩因其适中的长度和较强的适应性,在中小型工程中尤为常见。为确保施工安全与工程质量,对进场的拉森钢板桩材料进行复试是必不可少的质量控制环节。那么,广州地区对于9米拉森钢板桩材料的复试要求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呢?
首先,材料复试的基本前提是所有进场的拉森钢板桩必须具备完整的质量证明文件。这些文件通常包括生产厂家的出厂合格证、材质检测报告、产品规格说明书以及相关的第三方检验报告。在广州市的相关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规定中,明确要求施工单位在材料进场前必须核验上述资料,并报监理单位审核备案。只有在资料齐全、真实有效的情况下,才能进入下一步的实物抽检与复试流程。
其次,针对拉森钢板桩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需进行多项关键指标的检测。根据《热轧钢板桩》(GB/T 20933-2014)国家标准以及广东省地方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BJ/T 15-78-2021)的要求,拉森钢板桩的主要复试项目包括:外观质量检查、几何尺寸测量、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等。
在外观质量检查方面,主要通过目视和工具辅助检查钢板桩表面是否存在裂纹、折叠、夹渣、分层等明显缺陷。同时,锁口部位应保持完整、无变形,确保插打时能顺利咬合。对于9米长的钢板桩,还应重点检查其整体平直度,弯曲度不得超过长度的0.2%,即不超过18毫米,否则会影响后续施工的垂直度和连接密封性。
几何尺寸测量则包括钢板桩的截面高度、宽度、腹板厚度、翼缘厚度以及锁口尺寸等。这些数据必须符合设计图纸及规范允许的偏差范围。例如,SP-IV型拉森钢板桩的理论重量约为76.1kg/m,截面模量不小于2270cm³/m,实际测量值应与标准值基本一致,偏差控制在±3%以内。
化学成分分析是确保钢材材质达标的重要手段。通常采用光谱分析法对钢板桩取样进行检测,主要关注碳(C)、锰(Mn)、硅(Si)、硫(S)、磷(P)等元素的含量。钢材牌号一般为Q235B或Q355B,其化学成分必须满足国家标准对相应牌号的规定,特别是硫、磷等有害元素的含量不得超标,以免影响焊接性能和低温韧性。
力学性能测试主要包括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以及冷弯试验。试样通常从同一批次中随机抽取,按照标准方法制备后送至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试验。以Q235B为例,其屈服强度应不低于235MPa,抗拉强度在375~500MPa之间,断后伸长率不小于26%。冷弯试验要求在180°弯曲后,试样外表面无裂纹或分层现象,表明材料具有良好的塑性和加工性能。
此外,考虑到广州地区地下水丰富、地质条件复杂,部分工程还会对拉森钢板桩提出防腐性能检测要求。虽然常规情况下钢板桩不做特殊防腐处理,但在滨海、软土或高腐蚀性环境中,可能需要进行涂层附着力测试或盐雾试验,确保其在服役期间具备足够的耐久性。
在复试流程上,施工单位应在监理单位见证下,按照“同厂家、同规格、同批次”的原则进行抽样。一般每500吨为一个检验批,不足500吨也按一批计,每批至少抽取1根进行全项检测。对于9米长的钢板桩,通常整根送检或截取代表性段落作为试样。检测结果须由具备CMA(中国计量认证)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正式报告,并归入工程档案。
值得注意的是,广州市住建部门近年来加强了对建材质量的监管力度,推行“见证取样、平行检验”制度。若复试结果不合格,相关材料必须立即退场,严禁用于工程实体,并追究供应商和施工单位的责任。同时,监理单位需对整个复试过程进行全过程监督,确保程序合规、数据真实。
综上所述,广州地区对9米拉森钢板桩材料的复试要求涵盖了资料审查、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化学分析、力学试验等多个方面,体现了对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高度负责。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标准执行复试程序,确保每一根进入施工现场的钢板桩都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从而为基坑稳定、周边环境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