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州市从化区太平镇的农田施工项目中,排水问题一直是影响工程进度与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尤其是在雨季频繁、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如何有效控制施工现场的积水,保障基础施工的顺利进行,成为施工管理中的重点环节。为此,在该区域采用9米长拉森钢板桩作为支护与止水结构,并结合科学合理的排水措施,已成为当前较为成熟且高效的技术方案。
拉森钢板桩因其良好的抗弯性能、可重复使用性以及较强的止水能力,广泛应用于基坑支护和临时围堰工程中。在从化太平的农田施工中,选用9米长度的拉森钢板桩,主要是基于当地地质条件和地下水位深度的综合考量。根据现场勘察数据,该区域表层为耕植土,厚度约1.5米,其下为粉质黏土与砂层交替分布,地下水位常年位于地表以下2至3米,雨季时甚至接近地表。若不采取有效的挡水与排水措施,基坑开挖极易发生渗水、塌方等安全隐患。
施工过程中,首先对拟开挖区域进行精确放样,随后采用振动锤将9米长的拉森钢板桩逐根打入地下,形成连续封闭的挡水围护结构。钢板桩之间的锁口在施工时需严格检查,确保连接紧密,防止地下水从缝隙中渗入。同时,为增强整体稳定性,在钢板桩顶部设置通长的冠梁,并视情况增设内支撑或锚杆,以抵抗侧向土压力和水压力。
在完成钢板桩围护后,紧接着实施系统性的排水措施。排水体系主要由明沟排水与井点降水两部分组成,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实现基坑内的干作业环境。
明沟排水适用于地表水及浅层渗水的排除。在基坑四周底部设置环形排水明沟,沟底坡度控制在0.5%左右,使水流自然汇集至集水井。集水井通常布置在基坑对角或低洼处,尺寸约为1.5米×1.5米×1.5米,内置潜水泵,定时将积水抽排至场外市政排水管网或附近沟渠。明沟采用砖砌或混凝土预制,表面做防渗处理,防止二次渗漏。
对于深层地下水,则采用轻型井点降水系统。在钢板桩内侧约1米处布设井点管,间距一般为1.2至1.5米,井点管长度根据降水深度设计,通常为6至7米,以确保降水影响范围覆盖整个开挖面。通过真空泵组形成负压,将地下水持续抽出,降低基坑周围地下水位,达到疏干土体、提高边坡稳定性的目的。井点系统在开挖前至少提前3至5天运行,确保降水效果充分显现。
在整个排水过程中,必须加强监测与管理。一方面,安排专人定期测量基坑内外的水位变化、钢板桩的位移与沉降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应对措施;另一方面,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尤其在暴雨来临前,应加大抽排频率,必要时增设移动式抽水泵,防止雨水倒灌。
此外,环境保护也是排水施工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抽出的地下水在排放前需经过沉淀池处理,去除泥沙和悬浮物,避免对周边农田和水体造成污染。沉淀池一般设置两级以上,定期清理淤泥,确保排水水质符合环保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拉森钢板桩在完成施工任务后可拔除回收,减少了对土地的长期占用和资源浪费,符合绿色施工的理念。但在拔桩过程中,应注意同步注浆,防止因土体空隙引发地面沉降,影响周边农田和设施安全。
综上所述,在广州从化太平的农田施工中,采用9米拉森钢板桩配合明沟与井点相结合的排水体系,不仅有效解决了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双重威胁,还显著提升了施工安全性与效率。该技术方案因地制宜,兼顾经济性与环保性,为类似软土、高水位地区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未来,随着智能监测技术和自动化排水系统的引入,此类工程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将进一步提升,推动农业用地开发向更加安全、高效的方向发展。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