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州市黄埔区市政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拉森钢板桩作为一种常见的支护结构形式,广泛应用于基坑支护、河道整治、地下管廊施工等场景。为确保施工安全与工程质量,必须严格执行拉森钢板桩支撑安装的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本文将围绕该技术交底的核心内容,从施工准备、安装流程、安全控制措施及应急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
技术资料审查
施工前应组织技术人员对设计图纸、地质勘察报告、施工方案及专项安全技术方案进行全面审查,明确钢板桩的型号、长度、入土深度、支撑布置方式等关键参数。所有参与人员需熟悉施工流程和技术要求。
现场条件核查
确保施工现场具备良好的作业条件,包括场地平整、地下管线探测完成、周边建(构)筑物情况调查清楚。特别注意高压线、燃气管道、通信光缆等危险源的位置,必要时采取迁移或保护措施。
材料与设备准备
拉森钢板桩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检验报告,进场后需进行外观检查,重点查看锁口是否完好、有无扭曲变形或裂纹。振动锤、履带吊、导向架等机械设备须经检测合格,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人员培训与交底
所有施工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技术交底培训,掌握钢板桩施工工艺、危险源识别、应急处置方法等内容,并签署交底记录。特种作业人员(如起重工、焊工、机械操作员)必须持有效证件作业。
测量放线与导向架安装
根据设计轴线进行精确放样,设置控制桩并做好标记。安装导向架(通常采用H型钢或工字钢制作),确保其垂直度和平面位置准确,作为钢板桩打设的导向基准。
钢板桩插打施工
采用振动锤配合履带吊进行插打。首根钢板桩应严格控制垂直度,使用经纬仪或全站仪实时监测。后续钢板桩通过锁口对接逐根插入,保持连接紧密。遇坚硬地层可辅以引孔措施,避免强行施打导致桩体损坏或偏移。
支撑系统安装
当钢板桩达到一定高度或基坑开挖至支撑设计标高时,应及时安装内支撑系统。支撑通常由钢管或H型钢构成,两端焊接围檩并通过法兰或节点板固定。所有焊缝需满足规范要求,安装完成后进行强度和稳定性检查。
监测与调整
施工期间应对钢板桩的位移、倾斜、支撑轴力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发现异常及时预警并采取加固措施。特别是在雨季或邻近建筑物区域,应加密监测频率。
起重作业安全
起重机械作业半径内严禁人员停留,吊装过程应设专人指挥,信号明确。钢板桩吊运时应使用专用吊具,防止滑脱。风力超过6级时应停止吊装作业。
高空与临边防护
支撑安装涉及高空作业,作业平台应设置护栏、安全网,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带,并系挂在牢固构件上。夜间施工应保证充足照明。
用电与动火管理
焊接作业前办理动火审批手续,配备灭火器材,清除周围易燃物。临时用电线路应架空敷设,配电箱符合“三级配电、两级保护”要求,漏电保护器灵敏可靠。
防坍塌与防坠落措施
基坑周边严禁堆载,防止侧压力过大引发支护结构失稳。开挖应遵循“分层、分段、对称、均衡”原则,严禁超挖。所有预留孔洞、临边区域应设置醒目标志和硬质围挡。
项目部应制定针对钢板桩施工的专项应急预案,涵盖基坑坍塌、机械伤害、触电、高处坠落等常见风险。现场配备应急救援物资,如救生绳、急救箱、沙袋、水泵等,并定期组织演练。一旦发生险情,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撤离人员,封锁现场,上报主管部门,并协同专业队伍开展抢险。
此外,应建立每日巡查制度,由安全员、技术负责人联合检查施工状态,发现问题立即整改。监理单位应全程监督,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拉森钢板桩支撑安装是黄埔区市政工程中的关键工序,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施工人员生命安全和周边环境稳定。通过科学的施工组织、严格的工序控制和全面的安全管理,能够有效防范各类事故发生。各参建单位必须强化责任意识,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技术交底落地见效,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坚实保障。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