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州越秀区某商业区的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过程中,拉森钢板桩的打设是关键环节之一。由于项目地处城市核心区域,周边高楼林立、人流密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和振动极易对周边环境及居民生活造成影响。因此,在施工前必须进行详尽的“拉森钢板桩噪音控制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施工过程在安全、环保、合规的前提下顺利推进。
首先,应明确本次施工所采用的拉森钢板桩类型及施工工艺。本工程选用的是U型拉森Ⅳ型钢板桩,具有良好的抗弯性能和止水效果,适用于深度较大的基坑支护。施工方式主要采用静压植桩机与液压振动锤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沉桩作业。其中,液压振动锤虽然效率高,但其在高频振动过程中会产生较强的机械噪音和地面振动,尤其在夜间或敏感时段容易引发周边居民投诉。因此,噪音控制成为本次技术交底的重点内容。
在噪音源控制方面,优先推荐使用低噪音设备。现场配备的液压振动锤已加装隔音罩,并通过减振垫与桩体连接,以降低高频振动向周围土体的传播。同时,尽可能采用静压植桩法替代传统锤击法,特别是在临近住宅楼或学校等敏感区域时,严格限制使用冲击式打桩设备。对于确实需要使用振动锤的工段,必须控制作业时间,避开居民休息时段(如夜间22:00至次日6:00),并提前向环保部门报备,取得夜间施工许可。
其次,施工现场需设置有效的声屏障系统。在钢板桩施工区域外围,沿工地红线内侧搭建高度不低于3米的移动式隔音围挡,围挡材料采用双层彩钢板夹心吸音棉结构,具备良好的隔声性能。同时,在靠近居民楼的一侧增设临时声屏障,必要时可配合使用可拆卸式隔音屏,进一步削减噪音传播。所有隔音设施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密封性和完整性。
在施工组织管理方面,项目部应制定详细的《噪音控制专项方案》,并将其纳入总体施工组织设计中。每日施工前,由专职安全员和技术负责人对作业班组进行现场技术交底,明确噪音控制措施、应急处理流程及责任人分工。交底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设备运行参数设定、作业时间段安排、突发噪音事件应对预案等。所有参与施工人员必须签字确认,确保人人知晓、人人遵守。
此外,建立实时噪音监测机制至关重要。在施工现场四周布设不少于4个噪声监测点,重点覆盖临近住宅、学校和医院等敏感区域。采用经过校准的数字声级计进行连续监测,数据每小时记录一次,并上传至项目智慧工地管理平台。一旦监测值超过《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规定的限值(白天70dB,夜间55dB),立即启动预警机制,暂停相关作业,排查原因并采取降噪措施后方可恢复施工。
安全技术交底还应涵盖振动控制与周边建构筑物保护措施。由于拉森钢板桩沉桩过程中可能引起地基微振动,存在对邻近老旧建筑基础造成扰动的风险。为此,施工前需委托第三方检测单位对周边建筑物进行现状调查与结构评估,设立沉降观测点和倾斜监测点。施工期间实施动态监测,若发现异常位移或裂缝发展,立即停止作业并组织专家论证,采取注浆加固或调整施工节奏等补救措施。
最后,加强与周边社区的沟通协调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项目部应主动向街道办、居委会及居民代表通报施工计划与环保措施,设立24小时投诉热线,及时回应公众关切。对于确因施工带来不便的住户,可酌情给予适当补偿或提供临时安置方案,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综上所述,广州越秀区商业区拉森钢板桩施工中的噪音控制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管理工作。只有通过科学选型、优化工艺、强化监管、主动沟通等多措并举,才能真正实现绿色施工与城市和谐共处的目标。本次安全技术交底不仅是程序性要求,更是保障工程顺利推进、维护企业形象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全体参建人员必须高度重视,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确保施工全过程安全、文明、有序。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