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州市从化区太平镇的农田保护项目中,拉森钢板桩施工作为一项关键性技术措施,被广泛应用于防止水土流失、稳定边坡以及保障农田基础设施安全。为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高效与合规,必须对全体参与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明确施工流程、安全规范及应急措施,切实防范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工程概况与施工背景
本项目位于从化区太平镇某农田整治区域,地处丘陵地带,地势起伏较大,雨季易发生滑坡和地表径流冲刷,对周边农田造成严重威胁。为增强边坡稳定性,防止土壤侵蚀,设计采用拉森钢板桩作为支护结构,形成连续挡土墙体系。钢板桩选用SP-IV型,单根长度12米,打入深度根据地质勘察报告确定,平均入土深度不小于8米,确保足够的抗倾覆与抗滑移能力。
二、施工准备阶段安全要求
技术资料审查:施工前应组织技术人员对地质勘察报告、设计图纸及施工方案进行全面审核,确认钢板桩布置位置、间距、打设角度等参数符合设计要求。
现场勘查与清理:施工区域需清除杂草、树根、石块等障碍物,确保打桩机械作业面平整稳固。同时排查地下管线、电缆等隐蔽设施,避免施工过程中造成破坏。
设备检查与调试:所有打桩机械(如振动锤、履带吊、液压打桩机)须经专业检测合格,并配备有效的安全防护装置。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
安全警示设置: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划定作业警戒区,非施工人员禁止进入。夜间施工时应配备足够照明设备,并安排专人值守。
三、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技术要点
钢板桩运输与堆放
钢板桩在运输过程中应轻装轻卸,防止变形或损伤锁口。现场堆放应选择坚实平整的地面,分层垫木间隔放置,堆放高度不得超过2米,防止倾倒伤人。
定位放线与导向架安装
依据设计坐标精确放样,设立控制桩并复核无误。安装导向架时应确保其水平度和垂直度,使用全站仪校正,保证钢板桩打设的直线性和整体性。
钢板桩沉桩作业
采用液压振动锤配合履带吊进行沉桩,起吊时钢丝绳必须牢固绑扎,吊臂下严禁站人。沉桩过程中应保持匀速下沉,避免突然加压导致桩体断裂或偏移。每根桩打入后应及时测量垂直度和标高,偏差不得超过规范允许值(垂直度≤1%,平面位置偏差≤50mm)。
锁口连接质量控制
每根钢板桩插入前应对锁口进行清洁并涂抹润滑剂,确保连接顺畅。相邻桩体咬合紧密,不得出现明显缝隙,防止后期渗水或土体流失。
邻近农田与生态环境保护
施工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周边农田耕作层的扰动,避免重型机械直接碾压作物区。开挖土方应及时清运或临时覆盖,防止扬尘污染。施工废水应集中收集处理,严禁直排农田或沟渠。
四、安全风险识别与防控措施
机械伤害风险:打桩机械运转频繁,存在夹击、碰撞、卷入等危险。所有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劳保用品,严格执行“一人操作、一人监护”制度。
高空坠落风险:吊装作业属于高空作业范畴,作业平台应设置防护栏杆,人员佩戴安全带,严禁酒后或疲劳作业。
触电风险:现场用电设备应做好接地保护,电缆线架空或埋地敷设,配电箱上锁管理,由专职电工负责维护。
塌方与滑坡风险:若遇连续降雨或地下水位上升,可能导致边坡失稳。应加强监测,发现异常立即停工撤离,并启动应急预案。
五、应急管理与文明施工
项目部应制定专项应急预案,明确事故报告流程、救援分工及联系方式。现场配备急救箱、灭火器、应急照明等物资,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同时坚持文明施工原则,做到工完料清、场地整洁,尊重当地村民生活习惯,减少施工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六、总结
广州从化太平农田保护工程中拉森钢板桩的施工,不仅是技术实施的过程,更是安全管理的系统工程。通过科学组织、规范操作和全过程监管,能够有效提升农田防护能力,保障生态安全与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全体施工人员应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严格落实各项技术交底内容,确保项目高质量、零事故完成,为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Copyright © 2022-2025